第三十五章 山阳赴任(1 / 2)

九河漕案 天赋姐 1275 字 1天前

腊月底,海陵城落了第一场雪。

细密的雪粒裹着寒风,劈头盖脸的打下来,街上行人裹紧衣襟匆匆而过,往日喧闹的街巷都冷清了大半。

沈青梧站在县衙后院门口,望着那处住了近一年的小院。

这是她来到景朝之后的第一个长期住所,初来时院里杂草没膝,蛛网挂满廊檐,连窗纸都破了好几个洞。

她找人除草、糊窗、修廊柱,一点点把这简陋院落收拾出模样,如今窗下还摆着她开春时种的兰草,虽已枯萎,却还留着半截枯枝。

现在要离开了,心里竟生出几分不舍。

院外传来王二的吆喝声,混着行李拖拽的响动。

沈青梧抬手拂去肩头的雪屑,将调令仔细叠好,塞进官袍内袋,转身大步走出了院门。

四人已在衙外候着,行李堆在墙角,多是些卷宗和换洗衣物。

王二穿着新做的总捕头皂衣,腰间佩刀擦得亮得能映出人影,正指挥着把卷宗、衣物往马车上搬,周明怀里抱着账册,时不时伸手扶一下歪斜的箱子,阿吉和李昭也都在一旁帮忙。

“都收拾妥当了?”

沈青梧走出县衙,目光扫过四人,“山阳县挨着漕运要道,比海陵城复杂,往后行事多察多问,别冒失。”

四人齐声应“是”

,脸上都是掩不住的兴奋。

跟着沈青梧不到一年,王二从普通衙役升了总捕头,周明从偏院小吏调去掌文书,阿吉脱了混混身份成了正式衙役,李昭也免了罪责留用。

这样的晋升度,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海陵城终究是小城,山阳虽乱,却是漕运重地,往后的晋升机会只会更多!

行李快搬完时,王二忽然凑过来,压低声音道:“大人,顾医师那边……您不再去见一面?”

他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我已经跟衙里弟兄打过招呼,定会照拂好医馆,绝不让人再找顾医师麻烦。”

沈青梧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不用。”

王二以为她是顾及身份,又往左右瞟了瞟,声音压得更低:“大人,您别紧张,您对顾医师的心思,我看出来了也不会说出去!

保管守口如瓶!”

周明、李昭、阿吉都是没成家的毛头小子,所以不懂这些,可他却是看明白了,沈大人跟顾医师的关系,肯定不一样。

他嘿嘿笑了两声,又补充道,“虽说有些老古板不接受龙阳之癖,可我觉得没什么!

听说京都那边,好些文人雅士还把这当风流韵事传呢!

您放心,我嘴严得很,绝不多说一个字!”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沈青梧已经转身朝他身后挥手,“顾医师!”

王二猛地扭头,只见一辆青布马车正缓缓驶来,车轮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浅痕。

马车在众人面前停下,车帘被一只手轻轻掀起,那手肤色冷白,骨节分明,腕间还搭着块半旧的月白绢帕,正是顾辰晏。

他今日穿了件墨色西式短褂,领口铜扣系得一丝不苟,外罩一件素色棉袍,棉袍边角沾了点雪沫,却更显出尘,长用玉簪一丝不苟的束在脑后,衬得那张本就清冷的脸庞愈像块冷玉。

沈青梧笑吟吟地走过去,手里还捧着件雪白的狐毛大氅:“顾医师,医馆那边都安排妥当了?要是没问题,我们半个时辰后就出。”

顾辰晏微微蹙眉,目光落在大氅上,随即缓缓点头:“医馆已盘给别人,药材也清点好了。”

“那就好。”

沈青梧把大氅递到他手里,声音放软了些,“你别担心医馆的事,我在山阳已经留意好了铺面,就在灾民棚子附近,方便诊治。

近来山阳灾民多,时疫也开始冒头,你去了既能救更多人,也能让百姓多条活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