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些巴尔干国家为全世界上演了一出好戏。”马德里王宫内,匆匆赶来的西班牙首相奥尔卡霍一脸微笑地对着卡洛说道。
“和谈都没有结束,原本巴尔干同盟的几个国家就已经反目成仇。塞尔维亚和希腊勾结了罗马尼亚,他们希望保加利亚放弃对马其顿地区的领土要求,由塞尔维亚和希腊共同瓜分马其顿地区。
甚至并未参战的罗马尼亚都要求保加利亚割让南多布罗加,原本的巴尔干同盟国家除了保加利亚自身之外,似乎在短时间内全部转变为反保加利亚同盟的成员。”奥尔卡霍完全抱着看好戏的心态,面带微笑地向卡洛介绍着目前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和具体的情况。
卡洛面色平淡地点了点头,对于巴尔干同盟国家的内讧是一点都不意外的。领土的瓜分本来就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更何况保加利亚还是那个出力最多的国家。
再加上巴尔干诸国背后的欧洲列强影响,反保加利亚同盟是必然的,甚至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也会在短时间内爆发。
导致巴尔干局势变得如此混乱的罪魁祸首,理论上来说应当归咎于关注这片地区的欧洲列强。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本身就有极大的野心,恐怕这片土地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多场战争。
不管这场战争谁对谁错,不管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到底怎样发展,对于西班牙来说关系总归是不大的。
不过能从巴尔干战争确定一件事,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或许仍然会如同历史上那样,由一场震惊欧洲的刺杀案引发。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奥匈帝国在这场和平谈判中坚决反对塞尔维亚获得阿尔巴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