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欧陆风云(7 / 8)

向自己的盟友退让。

    有着三国同盟老大哥德国的调停,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关系看起来还是相当和睦的。但实际上,意大利对于自己在同盟中的地位以及能够获得的好处还是相当不满的,这也是历史上意大利最终选择加入敌对方的原因。

    如果能够策反意大利,就算将英国逼到德国那边,欧洲大陆的对抗局势仍然是五五开的。

    德国那边的主力是英国和德国,法国这边的主力是法国和西班牙。俄国的实力又比奥匈帝国强一些,只要俄国足够坚挺,坚持打完世界大战,胜利始终会偏向西班牙和法国这边。

    想明白了这一切,卡洛对法国政府的示好也不再装聋作哑。

    2月18日,卡洛召见了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表示西班牙方面同意法国政府的要求,并且愿意与法国签署殖民地协定,确保两国殖民地未来的和平与稳定。

    两国的商谈相当迅速,在2月20日,西班牙和法国就签署了《西非殖民地协定》,划定了各自的殖民地范围,并且约定殖民地港口向对方开放,减少殖民地边境的军队等等合作。

    虽然这些合作只涉及到殖民地,但西班牙和法国的进一步加深合作,还是让密切关注欧洲局势的德国感到担忧。

    此时的西班牙非同一般,要是西班牙真的选择站队法国的话,德国很有可能会处于劣势方。

    这也代表着德国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分量的盟友,至少要和法俄西处于同一水平。

    实际上这样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刚刚在战争中失败的英国。

    恰巧此时英国也有对欧洲局势的担忧,法国和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