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长安三万里》正式上映,如同一场及时雨,瞬间涤荡了舆论场的浮躁。
全网突然掀起了一波“带娃观影学历史”的热潮!
家长们带着孩子走进影院,成了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文化风景。
电影上映首日,排片率虽然不算顶尖,却凭借零差评的口碑逆势突围,单日票房从1.2亿飙升至2亿,上映三天破5亿,猫眼评分高达9.6分,豆瓣开分8.3,成为暑期档最大的黑马!
影院里,上座率场场爆满,不少场次连第一排的角落都坐满了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放大镜看字幕,也有刚上小学的孩子举着小本子记诗句。
散场时,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背诵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影片用2小时48分钟的篇幅,以老年高适的回忆为线索,串联起了李白、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的人生轨迹。
从长安的繁华到安史之乱的动荡,从少年意气到暮年沧桑,将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全部揉进了诗意的画面里。
最让人惊叹的当属动画的呈现: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镜头里,一叶扁舟在水墨晕染的群山间穿梭,留白处尽是苍茫。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场景中,金色的浪花裹挟着诗句奔涌而下,气势磅礴得让人落泪。
而李白月下独酌时,酒杯里映出的月影与他共舞,更是浪漫得仿佛能让人闻到酒香。
影评人纷纷发文盛赞:
“这不只是一部简单的动画,而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它让孩子们知道,课本里的‘诗仙’‘诗圣’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
家长们的反馈更直接:
“儿子看完回家翻出《唐诗三百首》,说想知道李白后来怎么样了,女儿画了一幅《长安夜景》,说要去西安看真实的朱雀大街。”
甚至有历史老师把电影片段搬进课堂,用动画里的场景讲解盛唐的政治与文化。
社交媒体上,#长安三万里细节有多考究#、#被长安三万里戳中泪点的瞬间#等话题阅读量直接突破了10亿。
网友们自发的分享起了片中的历史彩蛋:
“高适的枪术对应了他边塞诗人的身份。”
“李白被流放时的表情,藏着他从狂放不羁到认清现实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