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术模型与自身的大脑算力亲力亲为地完成计算,而元素类法术的施法过程中,却存在着大量类似『锁定眼前的敌人』『锁定那只矮小的哥布林』『让火焰去打击它』之类的模糊指令。
造成这种区别的关键,就在于元素本身是听得懂『人话』的,并且这个听得懂的范围还极其广阔,甚至达到了一种近似于『俺寻思』的程度。
这也是为何一些以魔法为核心体系的世界里的法术并不需要什麽理论,只需要以『想像力』就能完成的缘故,因为那里的元素在活性……或者说『智力』上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只需要你的一个念头就能立刻明白你想要做什麽,这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而当元素的这份『高智能』特性体现在法术的命中过程当中时,其表现出来的便是元素类魔法仅需要极其简洁明亮的指向性描述跟并不复杂的后续操纵,就能轻而易举地达成超乎想像的追踪效果了。
这也是他们为何拿乱星术第二个问题没办法的缘故,作为一门结构类法术,他们并不能像元素类的引力法术那样,靠着提前给土元素下达指令让已经成型的引力乱流进行拐弯,而偏偏乱星术的原理又注定了其在成型前会具备一个扭曲周围区域引力直至其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前摇。
虽然靠着不断地改良,他们已经将这个前摇缩短到了仅有0.439秒的程度,可对那些反应速度跟移动能力都拉满的敌人来说,这0.439秒的时间,已经完全足够其顶着未成型的引力乱流的影响冲出乱星术的核心威力范围了。
顺带一提,辛莱莱也不是没想过其他的解决方法,比如最简单的,在乱星术的释放过程中掺一个瞬时生效的控制类法术进去。
问题是他们现在掌握的结构类法术中,唯一能打出这种控制效果的,就只有一门能引发空间震荡的乱空术,可偏偏乱空术又有着只能近距离释放的缺陷在,跟乱星术可以说是完美互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