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艰难的推广(2 / 9)

   方学林垂眉,“推广都不太好,广州乃至珠三角冬种蔬菜都以菜心、生菜、油麦菜、芥兰等为主,茄果类和瓜类冬种主要是在粤西的湛江、茂名和阳江,所以想在广州推广茄果类种苗都较难。”

    说白了就是农户没有种植习惯。

    陈家志又问:“价格呢?”

    方学林想了想,说:“农户反馈嫁接苗的价格过高,不愿意买,而且农户习惯了自育自用,对要花钱的商品穴盘苗不太感冒,我觉得育苗场在湛江、茂名等地区可能会更有前途。”

    陈家志认可这个观点。

    但也不会现在就去粤西建苗床,当下还是要以研究为主,推广为辅,农户的消费习惯也是需要培养的。

    “继续在菜场试种吧,有些嫁接组合更抗病,可能在夏季时优势才更明显。”

    方学林问道:“如果推广一直没见成效,育苗场没有产出又该怎么办?”

    “如果种苗真的好,会有人尝到甜头的。”陈家志沉吟道:“实在不行,还能自用。”

    他想到了李才在连州谈好的合作基地,育苗场便可以免费提供种苗,再收购成品蔬菜。

    这样也能发挥价值。

    “当下重点还是做好基础研究、技术储备和嫁接工等人才培养。”

    把江心菜场当成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就合理多了。

    要说国内最早开启工厂化育苗的城市,那当属京城,这项技术就是京城最先引入,目前相对来说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