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木刻(1 / 5)

    李治学的头昏脑胀,水泥则稳定发力。

    从贞观三年起到如今,水灾频发,或者说贞观年间一直都有着很多的灾害,只是政治清明,朝堂在很大程度上向上的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就让人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这天下并不多太平。

    水泥对于治水可以说是很重要了。

    不用考虑采石,不必顾虑石头间连接不牢靠,只需要设计好堤坝,再用水泥沙石等修建,省力又方便。

    殷灵毓顺势开始准备水泥坊,玻璃坊,等等东西,该怎么办怎么办,一回生二回熟,第三次了就做的更熟悉了。

    还有晒盐,这事儿是程知节自己请的,他从前是李世民的爱将,但经此一遭,相处起来未免有些不自在。

    可也没办法,这事儿,啧。

    他不好说,只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吧,而且他又不是断案的,他还是去跟文官抢活儿吧,盐场这么好的东西,他说不定也能史书上狠狠留个名呢!

    被挤下来的文官:……程黑子你个不要面皮的!有本事下朝别走!单挑我们所有人!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海边建盐场确实也需要一定的武力值,这家伙身体结实,深受信任,粗中有细,确实也是合适的人选。

    李治的怨气已经蔓延到了李世民身上。

    都怪耶耶把大哥逼疯了!不然自己哪儿用学什么经济,学什么农学!

    什么需求,什么供给,什么经济战,什么杂交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