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昭十五年,五月十一,大周宫城,文华殿。
清晨,旭日东升,云顥似锦,大周宫城广阔,被万道霞光影映,殿宇叠嶂,恢弘富丽,宛如天上宫阙。
王士伦、陈默、徐亮雄等三位主考官,带着十多名同考官,进入文华殿东阁。
守护殿试墨卷一夜的掌卷官,将三百多份殿试答卷,移交给阅卷官,清点无误。
掌卷官在移交殿试墨卷之前,将会试排名前十八位贡士墨卷,在盖弥封关防前提下,事先从墨卷中抽取,移交主考官优先评阅。
春闱大比的最终之局,殿试墨卷评阅也就此开始。
其余三百份殿试墨卷,由十八位同考官阅卷,要在二天内完成阅卷,并确定三百名贡士入甲名次,时间非常紧促。
三位主考官拿到前十八名考生的殿试墨卷,会仔细进行阅卷,确定答卷水准与会试排名匹配,再上呈皇帝御览。
但有时会试前十八名考生,其殿试答卷也可能出现纰漏,或是水准平庸,或言辞出现犯忌。
只要出现这类情况,不合格的殿试答卷,就会从前十八名中抽取,用其他优异殿试答卷作为替补。
这样倒霉的情形,并不太多见,学子凡排入会试前十八名,本身才学都不同凡俗,极少会在殿试失手。
在东阁东面的厢房之中,三名主考官分阅十八份殿试墨卷,发现文章的精妙之处,常常会相互探讨一番。
此时,陈默拿到其中一份墨卷,只是看了几行文章,便忍不住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