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声音的涟漪(2 / 3)

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他相信,阿娣会用他的技术,让更多人听到娘花村的“嗓子”

,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魅力,让娘花村的声音传遍四方。

苏璃正忙碌地整理着游客留下的反馈卡,她的目光在一张张卡片上快扫过,寻找着游客们对娘花村的评价和建议。

突然,一张稚嫩的涂鸦吸引了她的注意——在那张卡片上,歪歪扭扭的棉田上画着几个音符,旁边写着:“棉花唱歌的时候,我想妈妈了。”

她心头一震,想起了那个教游客做棉杆口哨的留守儿童小石头。

阿娣凑过来看,两人目光交汇,瞬间有了主意。

他们决定组织一场特别的活动,邀请小石头和其他留守儿童一起,教游客们如何制作棉杆口哨,并讲述他们与棉花的故事。

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游客们不仅仅是观光客,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娘花村的文化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

阿娣和苏璃相信,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娘花村的温暖和魅力,同时也为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在活动的筹备过程中,他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互动环节。

先,他们准备了丰富的棉花知识介绍,让游客们了解棉花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

接着,他们安排了制作棉杆口哨的环节,让游客们亲手体验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小石头和其他孩子们则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分享他们对棉花的深厚情感和与之相关的故事。

此外,他们还准备了棉田音乐会,邀请村里的老艺人演奏传统乐器,用音乐讲述娘花村的历史和文化。

三天后,“娘花地儿”

app更新了“声景定制”

功能。

用户可以选择:

“晨露版”

:清晨棉田里,露珠滚落叶片的声音混合着最早的几朵棉桃初绽。

这个版本的声景旨在捕捉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让用户仿佛置身于初升的阳光下,感受露水和新生命带来的清新气息。

“归鸟版”

:傍晚时分,归巢鸟鸣与晚风穿过棉杆的沙沙声交织。

这个版本的声景则带给用户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仿佛可以听到鸟儿归巢的欢歌和微风拂过棉田的轻柔声音。

“童谣版”

:小石头和村里孩子们用方言吟唱的古老采棉谣,被轻柔地编织进棉铃的背景音里。

这个版本的声景充满了童真和乡土情怀,让听者仿佛回到了纯真的童年,感受到孩子们在棉田间的欢声笑语。

甚至还有“阿婆絮语”

:三婆在絮棉时,那几乎听不清的、关于丰收和家常的低语呢喃。

这个版本的声景则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岁月的沉淀,让听者仿佛能感受到老一辈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技术难题也随之而来。

地埋传感器如何更精准地捕捉不同地块、不同维度的声音?如何去除风声、虫鸣的过度干扰,又不失真?阿娣和苏璃泡在省城大学的声学实验室,头里都带着棉絮和焊锡的味道。

她们不再追求“完美音质”

,而是追求“真实可感的乡愁脉动”

当第一批调试好的“归鸟版”

声景在民宿枕头里流淌出来,一位久居都市的老教授泪流满面:“这是我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收工路上听到的声音……一模一样。”

这个瞬间,阿娣和苏璃知道,他们的努力得到了最真挚的回报,他们的声音,穿越了时间与空间,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声音,成了连接城乡最细腻的脐带。

订单里开始出现特殊的备注:“请放‘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