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对轰,宜多管齐下。
卫渊自身就是足智多谋,又有人间烟火众多卧龙凤雏献计献策,因此很快就出现了数千条策略,再加以整合,去芜存菁,最后得出数十条准备实行的策略。
这些策略之间并无太多联系,也难分作用高下,于是卫渊直接把它们塞到一起,起名日「政策包」。
片刻之后,晓渔脸色似喜似嗔,掂了掂手中的政策包,问:「-所以,在你心中,我就是适合做这个的?」
卫渊忙道:「大家手上都有各自的事,只有你闲——哦,你很忙,但那个能者多劳嘛!再说创办学报、周刊、诗会、文坛,必须卖相绝佳。这一点,只能你去!」
晓渔重重地哼了一声,示意不信,然后道:「你这些政策里,有些实在是阴损肮脏,还有的更是低俗下流,你怎么想得出来?真看不出,你居然是这样的人!」
卫渊笑道:「圣人日:食色性也。百姓劳累一天,就爱看这些。咱们先给他们爱看的,等他们看习惯了,就可以塞些私货进去了。而且你确定不要上《八卦周刊》首期封面吗?气运会很多哦,
首期封面,后续气运会更多!」
晓渔佛然不悦:「你这八卦周刊里都写的是什么东西!全都是些下三路的,你让我上这个封面?」
「这个发行最多,量最大,气运也最多。」
晓渔迟疑了一下。
道理大家都懂,百姓基数远超士族,有一千个百姓,或许才会有一个文人,产生气运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