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自私刻薄的女人!
对了,他们离婚是件好事!”
陈果常常没办法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她时而冷漠敏感,时而客观自信。
第一次交谈她表现得像个批评家,苛刻,不受控制。
她抵拒整个世界,带着愤怒与懊恼,宣泄着内心的分崩离析。
之后她辗转在与世隔绝的世界和喜怒无常中,像一个敏感的新生儿。
有那么几个瞬间,她又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与自己对话。
而心理治疗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找出心头乌云密布的原因,让我们在心理上重返现场,澄清过往对我们的影响。
恐惧,并非是我们避之有恐不及的祸害。
快乐,也并非遥不可及。
林晓欣发现,她特别开心的那次是聊到了班里的一个男同学。
每每说到那个男生,脸上总免不了流露出羞涩。
“暗恋”
,是青春期里很重要的一件事。
“他喜欢你吗?”
这是一次措不及防的提问。
“谁?”
“那个你喜欢的人!”
林晓欣决定开始进一步探视。
当然她的目的并不是窥探眼前这个小女孩的隐私,而是希望她能真正地信任自己。
一旦没有成功,她将完全失去这个孩子对她仅有的一点认同感。
她一直在冒险,她知道。
林晓欣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紧张感,上一次,是在大学毕业后的研究生面试上。
一点点失误都会让之前的付出付之东流。
很显然,她在乎陈果的态度远远超出了她的预计。
她并没有简单地把陳果当成是病人。
“我觉得是!
我是说,我觉得他喜欢我。
至少他没有拒绝我喜欢他。”
陈果明显思考过这个问题。
接下去的话题都围绕着这个男孩,林晓欣觉得她离陈果的距离越来越近。
“不如试试主动一点?向他告白!”
“这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陈果反问道,脸上流露出心思被外人读懂后的罪恶感。
“对,在我这我们就只是聊天。”
“所以我跟我妈说每个星期在这里花钱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陈果的口气又带着一丝调侃,有趣的调侃。
“恰恰相反,我觉得你已经开始慢慢适应了。”
“是吧总要学会适应的!”
她微笑着说,这个笑容发自内心。
林晓欣感觉到这个女孩的伤口正在渐渐愈合。
周日,林晓欣约了陳果看电影,陳淑芬难得地同意了。
她们选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一个萌妹子遇上邋遢大叔的纯美爱情故事。
人常常会在远离喧嚣的安静中找到自己,找到想要的生活。
林晓欣记得,这一天,她一直在听陳果侃侃而谈,讲她倾慕的男生,讲她唯一的好朋友,甚至没有包袱地抱怨她的母亲。
分别的时候,陳果说,她希望有一个像林晓欣这样的家人。
接下去的那个星期六,林晓欣没有等到陳果,她给陈果发了短信。
“果果,你好吗?这周没有见到你,很想你!
请记得,我们是朋友!
期待与你相见!”
隔了一周,她见到了陈果。
时隔半月,果果的状态又有些不大一样了。
“你看上去不大好!”
“我想放弃考大学。”
“不上大学,你想做什么呢?”
“我不知道!
如果真的不上学,也总有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