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试探(1 / 3)

画相 S顾义 1838 字 14小时前

林晓欣碰到过很多抑郁症的病人,尤其是这些年,抑郁症患者开始年轻化,未成年患者越来越多。

林晓欣接触的病患中年龄最小的8岁,那个男孩令她记忆深刻。

他的父亲是个酒鬼,贪爱杯中之物,一喝酒就变得脾气暴躁,口不择言,难听的话都进了男孩的耳朵。

母亲很脆弱,生下二胎后得了产后抑郁症,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严重的强烈幻想,幻想着以残忍的方式杀死自己年幼的孩子。

男孩在父母的眼中是懂事的,早上起床他会去楼下买上一家人的早餐。

送到宿醉的父亲的床边,递给因为整夜哄着夜啼的弟弟而格外疲惫的母亲。

母亲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或许这个孩子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母亲不知道的是,她的这个微笑,也是支撑男孩的唯一动力。

他在努力做一个母亲眼中的好孩子。

然而这个孩子在老师、同学眼面前却是另一番模样。

他常常表现出两种极端的性格。

在老师面前他会试着讨好,渴望得到认可。

在同学面前他却模仿着父亲暴虐的口气,对他的同学们满口脏话,甚至常常与同学大打出手。

即使在老师多番劝导后,他仍然无所畏惧,不削一顾。

这又与他渴望得到认可的潜在意识相矛盾。

直到老师将这些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才意识到孩子“病”

了。

林晓欣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去接触这个家庭。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内心实则是自卑的,父母从未真正疼爱过他,他以为讨人开心便会得到想要的爱,殊不知他的世界只会慢慢变成父母世界的缩影。

对一个思想成熟并且已经有了固定思维模式的成年人进行开导并不容易,但是,这是改变孩子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他们将来的必经之路。

最终,父亲决心戒酒,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母亲也试着面对自己,接受了心理治疗。

当然,男孩也在父母的改变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林晓欣抿了一口水,并调整了自己的坐姿。

“果果,你不必把我当医生,把我当成一个倾述的对象,在我这里什么都可以说!”

林晓欣试着让陈果开口,她希望她们的第一次谈话,不至于就这样戈然而止。

“你帮不了我。”

大多数病人都是被动就医的,他们通常不相信心理医生能帮助他们,这个孩子说出了心声。

但是这未尝不是个好的开始。

“如果你想说,我会用心听。”

“只是听?听我的想法?”

“是的,如果你愿意说的话!”

“看来,你们的工作也很枯燥!”

“有趣的是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你用‘有趣’来形容你的病人?”

“不,没有人希望自己生病,生病很痛苦!”

“是,很痛苦!”

她像是在对自己说。

“是什么让你痛苦?能告诉我吗?”

“我们的生命虚妄,

并非和谐之物,

苦涩的命运,

根深蒂固的罪的污点,

死亡、疾病、奴役雨一切的的苦难,

我们所见的,糟糕,

我们未曾见的,只会更糟,

心中之痛常有常新,

灵魂之伤未曾痊愈。”

“诗,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情感表达!”

“所以你明白了?”

林晓欣摇了摇头。

“我们人类,只不过是被世界折磨和恐吓的生物罢了!

没有人会快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