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唉~~(1 / 6)

    ~~

    典故之物,讲究的是一个博览群书,言之凿凿。

    比如题目上有一问曰: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

    不但要说出它的出处,还要说出这里的解释,以及其典故来源。难度之大可谓是令人头大,毕竟这么偏门的典故要在浩若烟海的文章里摘选出来,那可都是一件难事。

    真的,有时候历史太长也不见得全是什么好事,至少从学生角度是这么觉得的,这些犄角旮旯的信息那可都要背下来,是真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但夏林这个金手指选手才不惯着它,这种偏门的东西他可谓是信手拈来,不光自信写下出自《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还将媵字单独摘出来做了解。

    至于那些简单的东西,比如问司马篡曹是算三国还是算魏晋这种那就更不用多说。

    反正旁边那些个凑热闹的人看着那是暗暗咋舌,就夏林这展现出来的实力,别说答题了,就是拿个状元也亏呢。

    “好家伙,兄台如此晦涩的典故都如数家珍,想必应当有功名在身了吧?”

    那灯铺的店家看着之后也是感慨起来:“我这可都是从那孤篇旧典中翻出来的,兄台竟然如此熟稔?”

    凑热闹的人也纷纷开始感叹了起来,都说状元之才,现在这活脱脱不就是那种在话本里才能看到的才子么。

    典故写到十五题,夏林搁笔,抬头看向那老板:“无他,唯手熟尔。”

    愿赌服输呗,一筐小狗还有一只大狗都交到了夏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