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的幸存者已突破十万人,未抵达避难基地的幸存者也不必慌张,救援部队正在日以继夜地清除蜃祁,不日将给市民提供居所以及食物........”
“招揽通知:凡具备高级证书者(不限国籍),包括不限于建筑,设计,电气等,均可到避难基地报名申请,若经验丰富可免证书,文凭,亦可参加测试........”
“气象观测报告,据气象卫星观测,两天后天气会放晴,七天后会降临一股极其强大的寒流。”
“届时温度可能低至零下五十度,北部地区或达到零下七十度。”
“请幸存者预留足够的保暖物资和食物,抵御寒流.......”
“......”
一条条紧急的通知,置顶在各大论坛首页。
以往的垃圾信息全都消失不见,不仅如此,就连个人想要发布文章都不可能,只有相关权威的账号才能发布新闻。
“不限国籍的人才招募?”
看着上面的招募信息,徐万里便知道是避难基地想加快建设速度,放宽一部分限制。
“两天后放晴耶?”
余思晗更关注气候问题。
两天后放晴,意味着他们能见到久违的阳光。
但阳光的出现,不代表温度回升,相反,地表的温度还会下降,直至新一轮寒流抵达,温度达到最低点。
那些没有御寒装备的幸存者,估计就扛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