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柴米吩咐道。
“啊?”柴秀愣了愣神,心里虽然埋怨柴米为啥刚刚不有事一起说了,反而让自己多跑一趟。但是嘴上却老实的说道:“姐,那嫂子要也来呢?”
“她不怕累,就来锻炼锻炼身体。”柴米笑着摸了摸柴秀的脑袋。
柴秀于是便再次出门去大姨家了。
柴米和父亲柴有庆、母亲苏婉一起,就去了自己家在房下的那块地。
东北对于地块的起名,都比较简单,没有南方的那种诗情画意,“房下”顾名思义,就是在村子房子的下头。
也就是属于村里相对比较低洼的一块地了。
但是,由于干旱时间比较久了,这块地其实也已经干旱的不成样子。
用当地的方言来形容就是:庄稼都已经柳柳了。
意思就是玉米已经软的像柳树条一般。
苏婉抱着孩子,最近身体恢复的不错,她看着快倒了的庄稼也是心疼不已:“哎呀,这些年都没这么旱过,这老百姓可咋整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现在虽然说这个年代已经改革开放,经济更好,不存在饿死人的情况。但是当地的百姓,多数还是要靠着这几亩地活着。
庄稼收成的好坏,其实关系着未来一年家里吃穿用度的多少。
日子,也仅仅是从温饱到吃好进行的一个年代。
“没法……天不下雨,谁都没办法。”柴米倒也看的开:“人能胜天只能改变一些,但是如果老天爷是一直不下雨,就谁都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