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李观棋果然选了D,虽然他不记得这个【貉子】是哪位,是几星,但是D满足正常的等级限制预期。
这大概就是十几年应试教育刻进骨子里的东西吧。
就算知识点模糊,也能通过分析选项、简单推理、揣摩出题人意图来提高正确率。
他信心满满地看向下一题。
第5.在“智链退相干防护协议”生效的封闭系统中,观测者效应导致以下哪种现象最可能引发“意识悖论”?()
A.递归量子态坍缩
B.乙呐熵反转
C.智链凝聚体污染
D.延迟选择镜像
“……”李观棋脸上的自信瞬间消失,瞳孔微微放大,露出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前一秒还在为自己的推理能力沾沾自喜,下一秒就被现实糊一脸。
这题目里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这说的是啥玩意儿?
智链退相干防护协议?乙呐熵?意识悖论?
他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学术研讨会的文盲,周围飘满听不懂的高级词汇。
甚至四个选项字数都差不多,不能使用“三短一长”战法。
每个做题人总该遇到的一种题目——“啥啥啥,这都是啥”。
临时抱佛脚恶补几天,总归填不上这十几年公民科学教育的巨大鸿沟。
这种题目,别说选出正确答案,他连做推理排除一两个选项都做不到。
不过,好消息是:非常省时间。
开蒙!
成熟的做题家,没有一丝犹豫。
笔试时间一点点过去,一个半小时后。
与考场内的肃静压抑不同,须弥苑地下城某处,一间没有窗户的昏暗房间里,数台显示器散发着幽冷的光芒,照亮几张专注的脸。
线缆如同藤蔓般在地面和桌上蔓延,连接着各种改装过的设备。
“拘灵司这防火墙有点东西,第二层验证花了点时间。”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代号耗子)头也不抬,指尖飞动按动,屏幕上滚过密密麻麻的代码流。
一个半机械男人站在他身后,双手抱胸,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沉声说:“意料之中,他们的笔试系统是独立内网,能接入就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