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和墨言骑马刚出现在村口,臭臭立即冲上来,摇晃着尾巴围着赤焰和柔云转了两圈,然后撒腿就跑向村尾。
此时已经暮色四合,有孩子看见两匹大马以及马上的人时,立即大喊起来:“三郎哥哥回来了!
秀才老爷回来了!”
然后村里一阵鸡飞狗跳,从家家的院子里走出人来,一个个笑着围了上来,亲切的问候道:“三郎回来了?”
三郎和墨言同时下了马,墨言接过少爷的缰绳,牵马先朝村尾走去。
三郎朝围着他的族人笑着鞠了一躬道:“三郎回来了!”
然后笑闹声响起了:“嘿嘿,秀才老爷给我们行礼了!”
“哟呵!
这个牛皮可以吹到镇上去了,秀才老爷给我们行礼!”
三郎等大家伙儿笑够了,再不好意思说道:“我就是胡家村的三郎,不是什么老爷!
一个小生员罢了,只要回了胡家村,就是吃胡家村河水长大的三郎!”
“好!
三郎说得好!”
村长乐哈哈的赶来,大声笑道,“见到三郎了都回家做晚膳去!
你们不饿,三郎也饿了!
他赶了一天路,又累又饿!”
一张张黑红的笑脸都给三郎让出路来。
村长陪三郎往村尾走,笑道:“三郎,好孩子!
我们村现在成了耕读之村,在镇上可出了名!”
“大伯,我们的族学得办好,每个小儿郎和小姑娘都要进学堂读几年书,就是不科举,会识字也就吃不了亏!”
三郎从小向往城里的儿郎能读书,他们村不一样了,兄弟姐妹、侄儿侄女都会识字写字,去哪里都会影响更多的人,饭吃饱了,读书才让生活里充满了希望!
村长连连点头,族学有了,夫子有了,一年就三十斤白米的束修,曾经难于登天的读书路,现在是最简单不过。
“三郎,明日里我和你阿爹去镇上占卜一下吉日,开祠堂、办酒席都要张罗起来,听说你还要去府城的书院,族里的这些事都不用你操心,由村里出面就成!”
村长笑着说道。
“成,辛苦大伯和阿爹以及族里的叔伯了,办酒席的银子我们家出!”
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