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起了姐夫初识阿姐时,与阿姐说话就结巴与阿爹和自己说话就不结巴,不由得也笑了起来!
说来也怪,姐夫和阿姐成亲后结巴就完全自愈了!
郎舅二人说说笑笑,先让冯武去月见书院给兰山长送拜帖。
收到山长的回帖后,主仆四人一起在府城买礼物。
茶叶买好后,顺便去瓷器铺子里买了一对青花瓷的茶叶罐。
在“静草轩”
香料铺子里买了一匣上好沉香。
半月台兰府,兰夫人见兰山长在书房里批阅学生的策论。
她手拿冯铭轩的拜帖看了半晌。
女儿对胡逸尘这个农家学子一见倾心,兰夫人与山长都没反对。
世人都追逐名利,他们家只是书香世家,说白了也只是小安之家。
兰程山长的年俸只有八十两银子,用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大儿子在国子监,一家四口生活在京城,也只有一座一进的小宅子。
就这座小宅子,还是妹夫张三爷出资购买赠送的。
小儿子一家三口靠开书肆过活,城南的书肆多,小儿子酷爱书画,日子也是勉强度日。
不少富商想求娶小女儿,兰夫人都不为钱财动心。
女子嫁人,如若是为了钱财名利,这样的姻缘只怕也不会两心长久。
这几日妹夫住在家里,饭菜倒是比往日好,这所谓的好,也是每日饭桌上多了一道荤菜。
自古以来,淡泊名利的夫子过的日子都是清贫的,兰家更是如此。
兰夫人精打细算,相公有限的薪俸她还要节省一些贴补京城的大儿子、开书肆的小儿子,再有结余的留着给小女儿置办嫁妆。
其实她们家也不必过得如此辛苦,兰山长的字早就出名了!
求他墨宝的人多,欲出重金购买的也不少,但他从不卖字!
文人的傲骨绝不为三斗米折腰。
大年初一,云城的小姑子兰润带女儿去寺庙上香,偶遇农家学子胡逸尘,还求得姻缘签。
随后妹夫张叔礼掀翻了云城终于寻到了胡逸尘的底细,他虽出自农家,也是个有大志向的农家子。
小小的农家儿郎,得遇求学的机会,凭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了一名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