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报喜的林镇守和衙差后,胡老二捧着五两官银站在院子里,还像是做梦一般!
朱氏搀扶着胡老婆子进了院门,她的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了。
“三郎!
阿奶的好孙子!
你真成了读书人啊!
…”
胡老婆子身着崭新的枣红色棉布衣衫,话没说完,她的声音哽咽了!
她的孙女嫁进了富贵窝,孙子考上了童生,她成了胡家村最有福气的婆子了!
胡老二一把搀扶住老娘,将手中的官银塞进老娘的手中,激动的道:“阿娘!
三郎还没到家!
喜报先送来了!
这是县太爷赏给三郎的五两银子,是官银哩!
阿娘你摸摸看!”
胡家村的男女老少都挤在院子里,他们用带着虔诚的、膜拜的眼神,看着胡老婆子手中白白的银锭,那是官银,那可是县太爷赏赐给三郎的官银!
胡老婆子把手中的银元宝举高了些,凑近眼前看,只能看到模糊的像小船样的银元宝,至于官银上刻的字,除了任重,没有人能看明白!
胡老婆子把银子塞进小儿子的怀里,用枯瘦如柴的手擦擦眼泪道:“好!
好!
我的孙子考功名,老婆子我就是死了,见了你阿爹都好交差了!”
胡老二笑道:“阿娘,你要长命百岁,等着你的孙子考秀才,秀才才是功名!
童生还不是哩!”
朱氏搀扶着胡老婆子,笑着说:“阿娘,我们回家去,等三郎回家了,他自然会去给你当面报喜!”
“好好好,回家去,回家去!”
胡老婆子知晓了全村人都在小儿子家中,还有事要说。
她一个老婆子再杵在这里就是不识大体了!
她是读书人的阿奶,可不得做出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样子来!
“二牛啊!
三郎考上了童生,是我们胡家村有出息的儿郎,这样的大喜事,要不要办酒席啊?”
胡老婆子走后,村长笑着问胡老二!
“对!
办酒席!
办酒席!”
汉子们齐声喊!
“还要开祠堂,把好消息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