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心里觉得有生以来从没这么痛快过。
他们的媳妇都是粗使丫鬟婆子,以前还觉得一双大脚上不得台面。
现在看了夫人们的脚,他们只觉得自家女人说不出的好。
再看看自家老爷那副模样,听御林军们小声嘀咕,他们心里就更加满足。
大家都是男人,都知道这场面有多震撼。
只怕这帮大老爷们儿以后对着自家媳妇都雄风难振了。
他们就不怕!
老古板们晕了醒,醒了晕,好不容易才把画画出来,剩下的观后感御林军就不看着了。
“观后感怎么写,全看您还想不想穿这身官服了。
如今缠足您也看过了,要是还觉得难受,不妨再叫两个粗使丫头,看看天足什么样。
反正陛下对此是深恶痛绝,那篇檄文也不是随便乱写的。
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大人,您要是非得跟陛下对着干,那后果您自个儿琢磨吧。”
御林军们走了,剩下老古板苦苦思索这八千字的观后感应该怎么写。
与此同时,沈翰林也在奋力为放足之事做宣传。
要说缠足放足这事儿对谁影响最大?
那自然是女人啊!
所以沈翰林果断把目光对准女校。
这些女学生虽然也有缠过足的,但她们毕竟读了书,更明事理。
果然如同沈翰林所预料的那样,女校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放足,并且还写文章宣传放足的好处。
沈翰林自己也写了几篇文章,文章里又把贵妃娘娘一舞惊天下,换来千万良驹的事情说了一遍,还强调若不是娘娘有一双天足,怎么可能完成那么多高难度动作。
文人骚客们之前读小报的时候就怀疑过是不是沈翰林的手笔,后面再看到沈翰林的文章。
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回家偷看媳妇的缠足,回来之后全都震惊得脸色煞白,说小报上的画作都算是美化了,真实的脚更让人恶心。
那些个没成亲没媳妇的本来心里还痒痒,听了描述,也不痒了,甚至看到小脚女人就觉得反胃。
于是有更多的文人附和沈翰林,放足之举民间呼声很高。
明德帝收到老古板们的观后感和画作,当然也没心情真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