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妃赶忙把眼泪收回去,乖乖坐在下,跟楚云裳委屈道:“娘娘可曾听说了,陛下让轩儿护送宝日娜回西戎,明日便要启程。”
楚云裳点头:“嗯,这事儿是本宫提议的,怎么了?”
“您说陛下这个决定怎么这么……什么?您提议的?”
箭妃还没等把牢骚说完,猛地听说是楚云裳提议,赶忙收回话头。
但短时间内又想不出来该如何继续之前的话题,脸都憋紫了才说话。
再度开口,箭妃就更委屈:“娘娘,臣妾已经改过自新了,这些日子臣妾的表现您也看到的,为何还要让轩儿离京?”
楚云裳见这人又钻牛角尖,只能把“声临其境”
挂上,跟她慢慢聊。
“你的转变不光本宫看在眼里,陛下和太后也看在眼里。
太后现在对你的笑容多了,陛下也时常去看你,这不就是你的福报!”
“话虽如此,可是轩儿他……”
“三皇子都快二十了,还没出过京城呢,这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好事。
古人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现在长大了,你便把手放开。
让他走出去,看看大燕的江山,也看看各地的百姓,是否真如官员们上报的那样过得富足安康,看看那些个父母官是不是真的为官清廉为国为民。
待再回到京城,他定然有跟旁人不一样的看法和见解。
到时候,也能更好地为陛下分忧啊!”
箭妃觉得堵在胸口的那口闷气散了一半:“原来娘娘是为了轩儿的将来打算……是臣妾错怪娘娘了。
不过这种事又不急于这几日,等过了年再去西戎不也一样吗?”
“那怎么能一样?”
楚云裳掰着手指头给她算:“咱们大燕过年得从腊八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十五都不算完,出了二月二才算是真正把年过完。
可是二月各国使臣就要来了,你不想让三皇子有机会跟使臣们见面?”
“那就等使臣们回国的时候,再让轩儿和宝日娜跟着一起去西戎不就行了!”
箭妃说着说着眼泪又要掉下来:“轩儿是我的命根子,这大过年的儿子不在身边,我这心里空落落的……”
楚云裳指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