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机深刺骨(1 / 2)

    第二十一章机深刺骨(第1/2页)

    梁廷栋的奏折呈上去没几日,温体仁的密疏也跟着放在了御书房的桌案上。皇帝朱由检好不容易放松了几天的心情一下子又揪了起来,愁眉紧锁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道:“兵部要核袁崇焕的罪,温体仁掺合什么劲儿,南京董其昌也跟着瞎起哄,这算闹的哪一出?”

    此时两位老相韩爌、李标相继致仕,成基命虽名为首辅,内阁实由周延儒把持。温体仁等人要定袁崇焕的罪,周延儒不是不知道。见皇帝存疑,周延儒出言相护道:“袁崇焕一案,至今未有定论,廷臣议论纷纷,民间也有不少谣传。温大人此举,想是要尽快了结此案,以绝非议。”

    朱由检摇了摇头道:“袁崇焕通敌,证据不足,以此定罪难以服众。何况这董其昌是毛文龙姻亲,难保他不是为了挟怨报私仇。”

    周延儒不知道董其昌和毛文龙的关系,猛的听皇帝这么一说,差点接不上话,好在反应机灵,转个话题道:“袁案确实有许多可疑之处,但皇上您常说温大人孤忠一片,他这么做总不会为了私心吧?”

    皇帝点点头道:“温体仁忠贞勤勉,行事谨慎,乃朝中少有不结党营私的。他与袁崇焕无私仇,密疏中言辞尽是为朕考虑,难得啊。”

    听皇帝语气有些缓和,周延儒又试探道:“袁崇焕通敌证据不足,但他擅杀毛文龙总是事实。何况后金入关,他身为边将难辞其咎,连孙老大人也说他用兵失策。如今他的部下收复遵永有功,这是非功过如何判定,内阁着实难决,还须陛下圣裁。”

    皇帝犯了难,要说这袁崇焕有罪,朝臣中有七成替他喊冤,要说他无罪,几个心腹大臣又不依不饶,想了半天,没有准主意,只好道:“着发还兵部,查明真相,若袁崇焕无甚大罪便还其清白,让其回塞戴罪立功。”

    陪讲完毕,周延儒退出宫去,将皇帝的话转述给温体仁。温体仁问周延儒怎么想,周延儒毕竟年轻没有那么阴险,何况自己远亲周文郁对袁崇焕评价不错,便想大事化小就这么算了。温体仁提醒周延儒,袁案是扳倒钱龙锡的关键,若让东林党人缓过气,周延儒的首辅位子坐不稳。周延儒听了觉得有些棘手,敷衍了两句便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一章机深刺骨(第2/2页)

    温体仁在朝廷的酱缸里浸染了三十年,明枪暗箭看得多了,心想这种你死我活的事哪里能如此草率,便将皇帝有意宽贷袁崇焕的意思告诉了梁廷栋。梁廷栋心急如焚,找到闲居在京的谢尚政,一番威逼利诱,用总兵一职诱其出来首告袁崇焕。谢尚政的供词呈上去好几日,皇帝还是没有御披。眼看没什么效果,温体仁连上几封密疏,内容不外乎袁崇焕引虏入塞、擅杀大臣,至于擅主和议什么的,也不过是凑罪名,但用词越来越险恶,指称袁崇焕拥兵自重,部下只知有袁崇焕不知有皇帝。这一下戳中了皇帝的软肋,自古皇帝不怕臣子犯法,唯独怕臣子坐大。这一日,皇帝正看的火起,招温体仁进内殿问话,见温体仁脸色难看,便问他何故失态。温体仁挤出几滴眼泪连连顿首道:“微臣方才进宫,被内官拦下,骂臣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