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李,环顾这个突然变得拥挤的宿舍区。
作为东国老钢铁最优秀的特种钢缆操作技师之一,他和三千多名同行在二十四小时内被调集到了这里。
“老邓,你也来了?”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唐天宇,他在全国技能大赛上的老对手,正拖着行李箱大步走来。
“这阵仗,比当年前面移山工程还要大。”邓民强指了指远处灯火通明的厂房,“听说要生产一种能通到太空的绳子?”
王海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没错,听说这玩意儿叫玄羽纳米材料,能吊起一艘航母,我们要用它来造太空电梯......”
他们的对话被尖锐的哨声打断,穿着蓝色制服的工程指挥官站在广场中央,手持扩音器:
“全体人员注意!”
“十分钟后B区3号厂房集合,换上无尘套装进行岗前突击培训!重复,十分钟后......”
---
穿过长的远超常理的防尘通道,B区3号厂房内部比邓民强想象的还要壮观。
三十条全自动生产线呈放射状排列,中央控制台像布满显示屏,显示着每一个环节的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挂在厂房正中的那截银灰色缆绳样本——直径约一厘米,在灯光下泛着奇特的金属光泽。
“那就是我们的目标。”总工程师杨院士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厂房。
“从今天起,你们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