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兔飞猛进(2 / 5)

声,三十几位工程师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屏幕上。

    “百分之八十...九十...九十五...电压达到预定幅度,线圈开始生成磁场。”

    所有人紧盯着屏幕下方显示的那组银白色的环形装置——人类历史上第一组完全由常温下超导体材料制造的仿星器线圈。

    吴老调出了仿星器线圈的实时应力分析图,银白色的超导线圈在磁场强度突破10T后,依然没有出现任何结构形变。

    “磁场稳定在12T,等离子体约束完美。”庄景波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完全没有任何波动,几乎看不到这个线圈的极限。”

    “先别急。”吴老沉声道,“我们需要确认这种材料的长期稳定性。”

    他转向另一侧的工程师:“启动极限测试程序,逐步提升磁场强度至30T。”

    控制室内的气氛再度紧绷。

    屏幕上,磁场数值开始缓慢攀升——15T、20T、25T……

    “线圈温度仍然保持常温,无任何失超迹象。”

    “洛伦兹力监测正常,支撑结构应力在安全阈值内。”

    当磁场强度突破30T时,整个控制室鸦雀无声。

    理论上,这个数值已经可以满足任何现有聚变装置的需求,甚至已经足够点燃氘氚聚变反应了。

    “继续。”吴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数值继续上升——35T、40T、4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