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舔着个脸讨好宇文成惠,宇文成惠自然也不会咄咄逼人。
毕竟,他的目标又不是高昌国,只要高昌国王好好配合,大家自然是皆大欢喜。
反之,要是高昌国王不知进退,非要和他对着干,那就不怪他不留余地了。
要知道在出发之前,杨广可是任命宇文成惠为安西节度使,最起码在名义上,西域诸国皆在他统辖之中。
并且,杨广是给了他便宜行事之权,若是情况有变,宇文成惠甚至不需要派人向杨广请命,便可自行采取行动。
或许杨广这样做,也是考虑到大隋对西域控制不强的问题。
先前诸国称臣,只是名义上的臣服,这些小国到底有几分真心,根本无法确定。
而宇文成惠此行,虽是支援吐火罗国,抗衡萨珊王朝,但要调动西域诸国人力物力,正好看看他们的表现。
听得宇文成惠此言,鞠伯雅仍旧是乐呵呵的笑着,哪怕先前在王宫之中,他对大隋此举多有不满,此刻也不甘表现出来。
自己人私下说说,那只是发发牢骚,可要是当着宇文成惠的面说,那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了,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虽然鞠伯雅未曾目睹宇文成惠逞威,但他对宇文成惠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听得宇文成惠即将领兵远征西域,他又令人收集了宇文成惠的信息,更是震撼得不行。
一个不过二十的国公,先前覆灭突厥得关键是他,如今远征海外,扫灭倭国、琉球的关键也是他。
就算鞠伯雅没看过海,也不知那倭国实力如何,却也足以说明宇文成惠强悍。
一个小小的高昌,在人家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很快,鞠伯雅继续说道:
“锐国公何出此言,大军远道而来,既然途经我高昌国,小王岂能怠慢?
先前使者让我高昌准备的粮草,小王已经令人准备就绪,锐国公随时可以接收。
想必国公以及诸位将士,抵达高昌必然疲惫,小王在城中准备了宴席,只等诸位贵客前来……”
鞠伯雅表现得颇为热情,宇文成惠短暂思索之后,便是有了决断。
他们此去吐火罗,路途遥远,非一日能够抵达,在这个时代,也没有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绝大多数士卒都是步行。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毫不停歇的赶路,恐怕大军尚未抵达,就自己先崩了。
既然鞠伯雅这样说了,宇文成惠又何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