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启禀大王,微臣觉得,就算我高句丽的防线足够坚固,能够抵御隋军进攻,但这样的战斗,最好还是别发生的好。
反正我高句丽早就对大隋称臣,大王不妨派遣使者,恭贺大隋覆灭突厥。
汉人讲究师出有名,只要我高句丽有足够的诚意,就算大隋当真想要对我高句丽用兵,也将无从下手。”
这名大臣,无疑要理智许多。
战场上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就算先前一战,高句丽获得了胜利,可要是隋军再来,很多事都无法预料。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场战斗化解,避免大隋出兵而来。
这名大臣所言,倒是契合高元心意,他眼前一亮,微微点头道:
“爱卿所言有理,如今大隋要比往日强势许多,与其和大隋撕破脸为敌,倒不如派遣使者前往,维持好大隋的关系。”
虽然群臣心思各异,但他们都能听出高元的决断。既然高元已经想清楚,群臣亦是不再多言,纷纷拱手附和。
得到群臣应和,高元稍微松了口气。
在他上位以来,高句丽发展迅速,他也尝试对外扩张。
这也是激怒大隋的原因之一。
总之,在经历了诸多事情后,高元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高句丽自然还可以继续发展,但绝不能和大隋发生冲突。
一旦激怒大隋,对高句丽没有半点好处,他们必将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很快,高元直接下达命令,派遣大臣带着国书,前往大隋恭贺。
——
大隋覆灭突厥,取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对周边诸国都造成莫大冲击。
如果大隋只是击溃突厥大军,各方或许能够理解,也不至于如此震惊。
可是,突厥竟然直接被灭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大隋北方诸国,无人敢说自己就比突厥强大。
就连比他们更强的突厥都被覆灭了,那他们怎么可能是大隋的对手?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各方势力都默默做出了选择,可谓是不约而同,派出使者向大隋称臣,以及恭贺大隋取得的胜利。
但此刻的杨广,并不知道这些事。
因为他已经率领大军踏上归途。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杨广也曾想过,在北伐突厥的过程中,顺便将西域平定。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