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人际关系网初现(1 / 5)

高武捕途 风雷大哥 3491 字 1天前

    验尸房的僵局被那碗底的白色沉淀打破后,老仵作李诚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不仅主动重写了验尸格目,将“疑似牵机散中毒”“耳后针孔待查”等条目一一列明,还破天荒地对林越拱手道:“林捕头,是老夫有眼无珠了。这案子……确实透着邪门,还请你多费心。”

    林越谢过李仵作,拿着新的验尸格目直奔前院的刑捕司文案房。此刻天已大亮,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积着薄尘的卷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和墨汁的味道。

    文案房的老吏见林越进来,连忙起身:“林捕头可是来查张大人的卷宗?王总捕头一早便吩咐过,您要什么,尽管拿。”

    “有劳了。”林越点头,“我要张启明近三年的往来书信、同僚名录,还有他在户部任职期间的所有奏疏副本,尤其是涉及盐税改革的部分。”

    老吏应了声,转身钻进一排排高耸的书架后。刑捕司的文案房堪比小型藏书楼,各级官员的档案、历年案件的卷宗都按类归档,单是张启明这类六品官员的资料,就装了满满两个木柜。

    林越没闲着,自己动手翻找。他首先抽出一本《云安郡官员名录》,指尖划过“户部主事 张启明”一行,目光随即扫向其同僚。很快,“吏部侍郎 李嵩”的名字映入眼帘,旁边标注着“正五品,分管官员考核,兼理盐铁司协查事务”。

    “盐铁司协查……”林越指尖一顿。盐税改革本就是户部主导,李嵩一个吏部侍郎却要掺和,这本身就透着不寻常。

    这时老吏抱着一摞卷宗过来,喘着气道:“林捕头,都在这儿了。张大人是出了名的‘笔杆子’,往来书信比一般官员多三成,您慢慢看。”

    林越道了谢,将卷宗搬到靠窗的案几上,分门别类整理起来。他首先看的是张启明的奏疏副本,其中近半年的内容,十有八九都围绕着“盐税改革”展开。

    “……今岁淮南盐场丰收,然私盐泛滥,官盐滞销,国库损失甚巨。臣以为,当提高私盐刑罚,同时下调官盐定价,引私盐贩子入正轨……”

    “……吏部侍郎李嵩所提‘盐税加征三成’之策,实乃饮鸩止渴。百姓本就困苦,加征盐税必致民怨沸腾,恐生民变。臣恳请郡尉大人三思……”

    字里行间,张启明的态度鲜明而坚决,对李嵩的主张更是毫不留情地驳斥。林越继续翻找,发现两人的争执并非仅限于奏疏,还有几封往来的私信,措辞愈发激烈。

    其中一封是李嵩写给张启明的,墨迹潦草,显然是盛怒之下所书:“张启明!你屡次阻挠新政,莫非是与盐商勾结,中饱私囊?若执迷不悟,休怪李某不念同僚之情!”

    而张启明的回信则字字刚正:“李大人身居高位,当以百姓疾苦为重,而非一味逢迎上意,搜刮民脂。盐税改革,我意已决,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林越将这两封信单独抽出,放在一旁。从时间上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