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顾不得落榜的失落了。
随着会试揭榜,镇江陈砚的大名也随之传开。
十四岁的会元,本经还是《春秋》,又是镇江人,哪一条都足以让他声名远播。
与陈砚名字一同传开的,就是“杨诏元”。
能教出会元,该是一代名师。
诸多学院都请杨夫子前去讲课,更有不少考生亲自登门想要拜其为师。
杨夫子在连续招待十几波人后,终于闭门谢客。
若放在以前,或许他还会挑几个学生教导,可自教了陈砚和周既白,一资质一般又不够刻苦之人他就不愿教了。
何况陈砚还有殿试这一大关要过,夫子不敢松懈。
大梁朝的殿试并不黜落考生。
因此,凡是中了会试者,只需参加完殿试,自然就成了进士。
不过这进士与进士还是有区别的。
殿试头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也被称为一甲出身。
再往后,从第四名到第二十名乃是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就是二十一名到二百八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名次不同,派官也是天差地别。
譬如同进士若被派官,好的也不过去地方上任县令。
虽为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