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人都不忍随意踏入,更无人敢轻易惊扰,既没人愿贸然进来,自然也少了许多杂事,他们的工作便也清闲许多。
此刻,两人正就着这份安逸歇脚,躲在绿荫后头。手里攥着的扫帚,是他们赖以为生的“畚斗”,也像在随时候着有人招呼。
风里还缠着桃花的甜香,忽然,一阵细碎的“嗡鸣”从巷口钻进来,不是市场里的叫卖声,是电摩特有的马达轻响。十来辆同款的电车,顺着铺了层薄雪似的碎桃瓣小径陆续碾过来,橡胶车轮压过软塌塌的花瓣时,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牙齿啃着软糖,倒惊得枝桠上两只灰扑扑的麻雀扑棱着翅膀,往远处的树冠里钻。
车顶的红色警灯先还没精打采地闪了两下,光团在晨雾里晃了晃,竟像人困极了眨了下眼;接着便一盏盏次第暗下去,最后只剩灯罩上凝着点余温,刚飘来的一片桃花瓣落在上面,被烘得软塌塌的,连纹路都看得清。
每辆电车的座位上、脚踏板上,都摞着三五个半旧的白色泡沫箱。小些的箱子被女人紧紧圈在怀里,胳膊肘抵着箱壁,仿佛怕里面的东西飞了似的;大些的则被男人用脚踩着,鞋底碾着箱角,怕滑还往黑色脚垫上蹭了蹭,箱底印着的“新鲜水果”四个字被蹭掉了“新鲜”,只剩“水果”两个字的半边,塑料箱壁蹭着脚垫,偶尔发出“沙沙”的细碎声响,男人便下意识把脚往回收半寸,膝盖微屈稳住箱子,眼风还飞快扫了圈周围的桃树。
待最后一辆电车“吱呀”一声刹住,原本静得只剩鸟叫的坡下,瞬间像被撒了把豆子似的活泛起来。石凳上眨眼就挤满了人:先到的两个男人往中间挤了挤,腾出窄窄一道缝让同伴坐下,衣料摩擦着发出窸窣声;晚来的索性扯下身上的制服,连别在领口的劣质警察胸章一起垫在屁股底下,他半倚着桃树杆,架着二郎腿晃得草叶打颤,鞋尖沾着的泥点甩在树干上,晕开一小片黑印。
软绒绒的草地上更热闹,有人蜷着腿靠在老桃树的树根旁,指尖捏着片粉白的桃花瓣转圈圈,瓣儿碎了就沾在指腹上,像抹了层淡粉的胭脂;有人干脆仰面躺着,手枕在脑后晒着太阳,裤脚卷到膝盖,脚踝上沾着黑褐色的泥渍,还挂着根黄澄澄的草屑,阳光晒得他眯起眼,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还有个年轻些的,站在草里伸手去够低枝的桃花,指尖刚碰到花瓣,旁边人就伸手拍了他手背,笑声糙得像砂纸磨过:“别摘!小心犯桃花!”
粗略数来,这坡下倒聚了四五十号人,闹哄哄的声气裹着泡沫箱里飘出的果香,有榴莲的甜腻,也有青枣的清冽,混着桃花的甜,往桃枝缝里钻。连方才在不远处歇息的环卫工人,握着扫帚的手都顿了顿,眼皮掀了掀望过来,又赶紧低下头去。
“看这黑李!这个头也太大了吧!”满脸络腮胡的男人率先从车上拎下泡沫箱,手一歪,箱子里的黑李就“咕噜噜”滚了满地,果子紫黑发亮,表皮沾着的水珠晃了晃,竟能映出他满是胡茬的脸,是上等的特级果。他漫不经心的蹲下去用手掌拢住果子。旁边个瘦高个凑过来,捡起一个在衣角擦了擦就往嘴里塞,没嚼两下就“呸”地把核吐在草里:“天天吃也没什么味!”
“腻味也得拿着!”穿蓝布衫的男人不耐烦地嘟囔着,嗓子里像卡了沙,他抬腿对着脚边的青枣箱狠狠一踢,箱子“哐当”滑出去半米远,青枣在里面撞得“咚咚”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