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乐器的政治语言(3 / 4)

能是‘回师’的意思?”

    “不管如何,这个钟在楚国城址内发现,制作精美,纹祥繁复,对研究战国时期楚秦关系绝对有着重要价值的。”

    “那是。”李老三说道:“而且看这样子,楚国还曾经一度占了上风?”

    “这个倒也不见得。”周至说道:“说不定就是蔺相如让书记官记下秦王为赵王击缶那种外交事件。”

    “是,那次外交事件,秦国吃亏吃大发了。”高馆长乐得不行。

    “最多算是打平吧?而且蔺相如属于被动防守反击,怎么秦国吃亏吃大发了呢?”张路又发现了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

    “这就又得扯回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问题上了。”周至也笑得不行:“《墨子·三辩》里提到过,‘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而《淮南子·精神训》中也有载:‘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

    “秦王让赵王鼓瑟,底下的含义是将赵王贬出了诸侯的行列;而蔺相如请秦王为赵王击缶,则是让秦王用最底层老百姓的娱乐方式给赵王来一个。”

    “所以秦王的反应才是‘怒,不许’。”高馆长道:“因为这属于把秦王降得比刚刚鼓瑟的赵王地位还要低下了。”

    “而且蔺相如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周至接着说:“李斯在《谏逐客令》种提到过秦人的娱乐活动,最早只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意思是在六国客卿来到秦国之前,秦国秦处西陲,文化极度落后,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喝到半醉,一边击着瓦缶,一边以手拍着大腿打拍子呜呜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