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裱哥的熟练度(3 / 4)

bsp;  画墙和装裱墙类似,周至之前就给出了方案,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先制作木骨框架,然后在框架上依次绷上麻布,棉布,最后封上皮纸,再贴上宣纸,这里要用生宣,以增强贴合性,之后才将贴好的生宣刷上配置的矾水,使之变成绘画用的熟宣。

    说起来简单,但是当画幅需要延展到二十米乘三米的大小,就相当困难了。

    这里面还有无数的工艺细节,比如“切宣”,宣纸上墙的时候是要和周围的几张有部分重合的,然后在重合的部位切上一刀,刚好把上下两层宣纸切透,去掉边角料后,两张宣纸的边缘才能完全严丝合缝。

    但是如果只有一层,宣纸干燥后一样很容易在这里分开,因此还要再复压上一层,复压用的宣纸要和底层的宣纸缝隙错开,相互粘合,这样就非常牢靠了。

    有些画纸两层还不够,如古代一些书画用纸,往往会要叠压三层到五层,还会在中层纸张上轧出花纹,上下一夹,就成了水印。

    对于周至这样的资深“裱哥”来说,这些都是基本操作,纯手工考验的就是熟练度,经历了这两个月的“魔鬼级”操训后,技艺更是上了个台阶,

    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将崔如拙想要的“画墙”给刷好,周至准备从可移动的木台上跳下来,拍手道:“总算制作好了,要是这画画不好,废了我这番功夫,我可要让你把十万块钱还我。”

    “伱就瞧好吧,我估摸着一周就可以完成。”崔如拙将桌上厚厚一摞稿子和图钉交给周至:“老板先别慌着下来,把初稿钉上去,我们先大致看看效果。”

    自从周至给了崔如拙十万元,崔如拙就改口叫周至老板,两人将这当成了一种玩笑。

    “老板就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