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过在铺子前面摆个糖摊,结果失败了。”棠掌柜苦笑两声,“一开始生意还不错,但是这唐州的糖掌柜们都盯着我,我今日琢磨出来的新样式,明日他们铺子便有了,卖的比我更便宜,但实际上我用料扎实,他们就学了个表面功夫,但他们会说,一张嘴死的能说成活的,加上我们唐州卖糖的铺子都在城西那一条街上,慢慢的,我这里就没啥人了,我就撤了摊子。”
“你炼出来细糖,官府没给你奖励吗?比如,给糖摊子点支持。”这种能人,在清州是供起来的,绝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棠掌柜又挠了挠头,“明面上炼出细糖的人不是我,是糖居的金掌柜,他是州府大人的小舅子……”
刚练出细糖,他便上报给了官府。
那知州大人说他是山匪,是有过之人,东说一句西说一句便把他绕进去了,等他出来,炼糖的功劳给了金掌柜,他只得了二十两银子。
陈双燕听完,“这事你没有上报给长公主?”
“我去清州知州府找过长公主,被门童告知长公主身子不适,又见凌霜姑娘神色匆匆,一副勿扰的模样,我就返回唐州了。”长公主让他来铺子时说过,这铺子后背的主人是她这件事情勿要声张。
因此,他回到唐州后,这件事情也就算了,他继续守着成衣铺子。
当好友写信告诉他,她的铺子被陈姑娘盘活时,他就时时刻刻期盼着陈姑娘的到来。
“凌霜没亲自来通知你,我来的事情吗?”这也是个告状的机会啊。
“来了,凌霜姑娘来了。”棠掌柜一时没明白陈双燕问这话的意思,看她疑惑的眉眼,他猛然意识到,开口解释着,“因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成了定数,长公主那边事情也多,我就想着别给她添乱了,毕竟这成衣铺子已经好久没怎么盈利了,长公主却从未怪过我。”
老实、心大,可能还是现代常说的讨好型人格,这是陈双燕心里对棠掌柜的评价。
他人经历成果被别人摘取了,提起来便是愤懑不平,找到机会必定要把成果夺回来,而他除了挠挠头,时不时的憨笑两声,看不出太愤怒的情绪。
这种性格做生意不行,得改。
不然,就算铺子改成了盈利的方向,他也守不住。
“你可识字?”先给他看些改变性格的书,若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
在考核结束前,长公主铺子里的掌柜,陈双燕不打算动。
因为她发现每一个掌柜,都与长公主有一段故事,并不是单纯招工招来的。
“识字。”棠掌柜点头,陈姑娘是要把铺子改成与“字”有关的。
“唐州的书局在何处?我给你买几本书。”陈双燕说罢,示意棠掌柜带路。
棠掌柜连连摆手,“陈姑娘,你直接告诉我要学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书我自己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