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也就是不习惯京中的世家礼仪,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她的性子。希望你们能理解她,让她多学习一下京中的礼节。”
柳夫人谦卑的说:“我们都明白,晏清自是个不错的姑娘,就是跟明玉有些小别扭,但也没什么不好的。再说了,都怪晰雨那天没办好,把他气坏了,我也挺过意不去的。”
袁氏在一边微笑:“我们此来,一是向你道歉,二是让你帮着说服她。晰雨是个容易害羞的人,被二嫂这么一说,也没脸回嫂子的屋子了。我娘也跟我说了,但她不肯说,所以我就来找你了。”
夏家两位媳妇也在场,见场面一面倒,夏梓堂的媳妇高氏便微笑着说道:“劳烦二位太太和二位太太了,这件事情好办,我们去把二嫂叫过来,问问她的意思。我还能说服她,让她活下去。”
柳夫人微微一笑:“不错,或许晏清可以向我们的家人倾诉,我们也可以了解她的想法。那就麻烦你们了。”
------------
姜夫人陪着王家的媳妇,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三人都安静地坐在房间里。
沉默了一会儿,姜夫人低声道:“也不知道晏清现在怎么样了,我很担心她。你去通知一下王家人,把晏清叫过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略一沉吟,又道:“李嬷嬷身边的人,我都是选的,都是能干的。谁能想到,晏清成亲了那么久,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这些人,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我真的看走眼了!”
姜夫人嘴上说得很平静,可眉宇间的担忧,却是显而易见的。
杨氏与高氏面面相觑,她们都清楚,自己的姑姑失踪了这么多年,爹娘和夫君都很担心。
现在,她的姑姑才成亲三个多月,就扬言要和丈夫离婚,还要休书。他当然不会放心。
杨氏拿起秋纹送来的茶杯,递给姜夫人,安慰她:“娘,您别着急,情况可能还好。就像你说的,你专门挑选了李嬷嬷,可她并未向我们家报信,相公还向白大人打听,他也说她一切都很好。
此事必有蹊跷,你先行传书到王家,等她回去之后,我再做定夺。”
高氏也安慰道:“嫂子,你说的对。媳妇觉得,自从嫂子嫁过来以后,就变得不像以前那么好说话了。我姑姑是内院外院的嫁妆,哥哥又找了个教书先生,如果她处境不好,肯定会说出去的。”
两人安慰了几句,姜夫人这才放下心来。
柳夫人去了夏家之后,夏晏清就得到了母亲的传讯,让她回家一次。
夏家派来的,是张嬷嬷,她是江夫人身边的人。
柳夫人命人将张嬷嬷迎入宣北厅的会客厅,一番客套之后,夏晏清才来。
张嬷嬷把自己的目的告诉了两位,她的小侄子和小侄女很想念她,姜妈妈让她回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