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的话确实没错。
往年的交流会上,每个养蚕省就派五六个人过来。一个缫丝厂的技术员,加上一两个畜牧站的养蚕专家,再加几个相关部门的人。今年因为余紫嫣养出了顶级茧,才多加了名额让他们来参会。以往只有杨建国所在的省份有这种待遇。来开次会,回来后身价都不同了。就说周毅吧,他岳父一直想让他当公社养蚕组组长,以前名分难定,现在回去肯定就是了。
很快,大家到了展览大厅。今天的主角当然是余紫嫣带来的展品——顶级茧和形状独特的蚕簇。所有人都围在他们的展柜周围。如果之前他们还觉得顶级茧的说法有些夸张,那现在亲眼看到实物,是真的佩服了。他们也不是养不出来这么好的茧,只是几率太低,得挑挑拣拣。而且光泽也比不上余紫嫣的。尤其是那个蚕簇,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大家在讨论,到底是怎么养的,能让蚕结出这么高的优质茧率。
参观时间过得飞快,人们陆续进了会议室。余紫嫣和王技术员、周益民坐在第一排。这时,大家才明白了真相——那些顶级蚕茧居然是她养出来的。怪不得她敢跟杨建国争位子,还能让接待员说不出话来。原来她真有本事,有这样的实力当然可以嚣张。不少人都偷偷看着她,想着散会后怎么找她聊聊,顺便问问养蚕的经验。
然而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气氛就变了。之前夸赞她的话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质疑声:“这么年轻怎么可能真懂养蚕?”“就算学了些皮毛,也不可能养出那么好的蚕。”“说不定是靠家里关系,找人帮忙做出来的。”“和她一起做事的人可真惨,辛苦的成果都成了她的功劳。”“对,离这种人远点比较好。”
另一边,余紫嫣正跟王技术员商量吃完饭出去走走,看看首都的样子。其实她是想去各大供销社转转,计划如何推广果酱。朱益民提出要陪着她去,但她心里很纠结,担心和朱益民走得太近会让白琴误会。女人一旦起了疑心,那可不得了。
正在说话间,一个瘦瘦的老头拿着饭盒坐到他们桌边。这个老头就是早上问东问西的那个。当时余紫嫣以为他是门卫或清洁工,直到开会时才发现他坐在商贸部代表的位置上,这才知道自己看错了。瘦老头坐在王技术员对面,笑着说:“王姐,咱们几年没见了?”王技术员也笑着说:“是,我退休后就没再参加会议了,至少四五年了吧。”瘦老头感叹:“我以为这辈子见不到王姐了,没想到今天能遇见,多亏了这丫头。”王技术员笑着说:“没错,多亏了余紫嫣这丫头养蚕技术好。”瘦老头:“她不光技术好,脑子也灵活,还发明了不少实用的东西。不过你这个徒弟太张扬了,刚来就得罪了不少人。”这些议论声,他不可能听不到。王技术员无奈地叹了口气:“还不是为了让我坐车舒服点,帮我在副驾占了位置,结果得罪了杨建国。”从早上的食堂开始,大家对余紫嫣的议论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瘦老头听了心里对余紫嫣的看法稍微缓和了一些:“杨建国这个人确实爱面子,喜欢摆谱。”两个老人都聊得挺开心,余紫嫣也从朱益民那里知道,王技术员退休后又被缫丝厂返聘回去工作了。
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工厂里带着技术员干活,可再也没有去参加过那种交流会。这一次她来,纯粹是因为余紫嫣。
余紫嫣早就明白,王技术员跑这一趟是为了帮自己。所以一路上,她对王技术员特别照顾,既是出于感谢,也是想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