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老将的担忧与新策(1 / 3)

    次日清晨,武英殿内灯火通明。

    朱元璋端坐御案后,徐达、汤和、冯胜等一众开国老将分列两侧。

    朱标将连夜绘制好的进军路线图,铺展在巨大的桌案上,李祺执鞭详细解说,朱棣则在一旁时不时补充几句。

    “……故儿臣与祺弟、四弟商议,主力水师先取‘剥笋’之策,清扫外围,控扼海道,寻机歼敌水师主力。

    陆路方面,则依托辽东现有卫所,稳扎稳打,逐步向南挤压。”

    殿内一时寂静,老将们凝视图纸,沉思不语。

    徐达率先开口,手指点向陆路进军路线:“殿下此策,老成持重,确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然则,陆路推进,山峦重叠,李朝必据险固守。

    若其主力避而不战,一味拖延,恐迁延日久,粮秣消耗巨大,反成我军负累。”

    他抬头看向朱元璋,语气沉重,“陛下,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远征异域,补给线漫长,实乃兵家大忌。

    臣非怯战,实恐陷入泥潭,空耗国力。”

    汤和也附和道:“天德兄所言极是。水师虽利,然海上风云莫测,一旦主力决战失利,或遇飓风,则满盘皆输。

    陆路若再受阻,进退失据,危矣。”

    他花白的眉头紧锁,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冯胜更是直接点出核心问题:“太子殿下与燕王、大将军皆国之柱石,万金之躯,岂可同时置于险地?

    跨海远征,风险难料,若有闪失,动摇国本!

    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老将们的担忧合情合理,句句切中要害。

    殿内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朱棣有些急了,忍不住开口:“诸位叔伯!岂能未战先虑败?我大明水师船坚炮利,将士用命……”

    朱元璋抬手制止了朱棣,目光却看向一直沉默的李祺:“祺儿,你怎么说?”

    李祺拱手,语气沉稳:“魏国公、信国公、宋国公老成谋国,所虑皆深。

    然,臣以为,或可有一策,兼取稳健与奇效。”

    “哦?讲。”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

    “陆路进军,确需一员宿将坐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泰山压顶之势,吸引李朝主力注意力,使其无暇他顾。”

    “而水师一路,则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