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避免实船建造后出现问题。”
老臣们面面相觑,不再说话。
最后来到火炮试验场,看到学生们设计的新式瞄准具。
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一位兵部老臣终于叹道:“老夫...明白殿下的苦心了。”
参观结束后,反对声浪小了许多。
朱标趁热打铁,奏请将皇家学院更名为“大明皇家理工学院”,并增设军事、经济、管理等科系。
朱元璋欣然应允。
学院扩建事宜顺利推进,朱标却病倒了。
那日他正在批阅奏折,忽然一阵头晕,险些栽倒。
太医诊脉后,面色凝重:“殿下是操劳过度,需静养些时日。”
马皇后得知后,亲自来到东宫,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心疼不已:“标儿,国事再忙,也要爱惜身子。”
朱标勉强笑道:“儿臣知道了。”
但仅休息了两日,他又开始处理政务。
李祺来看他时,见他案头堆满文书,忍不住劝道:“标哥,身体要紧。有些事可以交给下面人去做。”
朱标摇头:“开春就要对半岛用兵,诸多事宜需我亲自把关。”
李祺道:“不如让我和老四多分担些?”
朱标想了想:“也好。老四负责督练新军,你负责后勤粮草。”
朱棣听说后,拍着胸脯保证:“大哥放心,定给你练出一支虎狼之师!”
李祺也道:“粮草之事,我亲自督办,绝不会有失。”
有了两位兄弟分担,朱标压力稍减。
这日,朱棣来到新军大营。
他一改平日嬉笑,严肃地看着操练的士卒。
“停!”
他突然叫停训练,“你们这叫什么突刺?软绵绵的,没吃饭吗?”
教官连忙解释:“殿下,这是传统的...”
“传统个屁!”
朱棣打断他,“战场上敌人会跟你讲传统吗?看我的!”
他拿过一支长枪,猛地向前突刺,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凌厉的杀气。
“看到没有?要这样!一击毙命!”
士卒们看得目瞪口呆。
朱棣又示范了几个动作,都是简洁有效的杀招。
“这些都是我在漠北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