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专业,徐增寿眼睛更亮了:“回大将军,我们不仅要学操船、天文、地理,还要学数学、物理,甚至要懂造船原理。
山长说,只有明白船为什么能浮在水上,才能更好地驾驭它。”
朱标闻言,与李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赞许。
朱标颔首,“你们这一批毕业生,共有多少人在水师服役?”
徐增寿答道:“回殿下,舟船科本届毕业生三十人,全部在水师任职。炮科也有二十余人分配过来。”
朱标若有所思,对总兵官道:“传令,三日后举行全军演练,由这些年轻人各自指挥一艘战船,组成特别编队,与老将们比试比试。”
总兵官一愣:“殿下,这...怕是不合规矩?”
朱棣却拍手叫好:“妙啊!让那帮老油条看看年轻人的厉害!”
李祺也笑道:“有竞争才有进步。”
消息传出,水师内部哗然。
老将们大多不以为然,觉得太子殿下太过抬举这些毛头小子。
年轻军官们则既兴奋又紧张。
徐增寿被推举为特别编队的临时总指挥。
他连夜召集同窗,研究战术。
三日后,演练正式开始。
老将们经验丰富,一开始就占据上风。
他们利用传统阵型,将特别编队围在中间。
朱棣在观战船上急得直跳脚:“这帮小子要被包饺子了!”
李祺却淡定得多:“未必。你看他们的阵型。”
只见特别编队虽然被围,却并不慌乱。
各船保持着一个奇特的菱形阵型,相互掩护。
徐增寿站在旗舰船头,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
“左翼三船,四十五度转向,吸引敌方注意。”
“右翼两船,全速前进,从缝隙穿出。”
“其余各船,火炮准备!”
命令一道道下达,特别编队突然变阵,如一把利刃撕开了包围圈。
老将们没料到这些年轻人如此灵活,急忙调整阵型。
但特别编队已经抓住机会,几艘快船直插对方后方。
“开火!”
徐增寿看准时机下令。
特别编队的火炮齐鸣,准确命中了几艘老将指挥船的桅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