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照得一片通明,
完全颠覆了传统宫殿的幽深印象。
“我的天……”
朱棣仰头看着那高耸的殿顶和透亮的“玻璃墙”,
喃喃道,“这……这奉天殿,比金陵的还要高大,还要……亮堂!
坐在这样的金銮殿上,岂不是连角落里的小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
“四弟所言极是。”
朱标负手而立,眼中是帝王的雄心,
“新朝新都,自当气象一新!
这奉天殿,便是大明煌煌天威、开明进取之象征!”
常茂则更关注实用:
“殿下,这大玻璃窗好是好,可要是打起仗来,被人用石头砸了咋办?”
朱标微微一笑,
指向殿宇两侧和后方几处明显凸出、墙体格外厚实、开有密集射击孔的建筑:
“看到那些了吗?那是工部与兵部合议后增设的防御棱堡。
以水泥浇筑,内藏火铳手和轻型火炮。
若有敌寇能攻至此处,这些棱堡便是最后一道屏障。
至于这玻璃……”
他看向李祺:“祺弟的玻璃厂已能制作多层夹胶的‘防弹’玻璃,
虽不能完全抵御炮火,但寻常箭矢飞石,却难以击穿。
未来会优先替换重要位置的窗扇。”
李祺点头:“标哥放心,工艺正在改进。”
穿过三大殿区域,便是后宫区域。
这里仍在紧张施工,但格局已定。
乾清宫、坤宁宫等主要宫殿的基座和框架也已立起。
“这边是将来父皇和母后的寝宫区域,”
朱标指着前方,“还有东六宫、西六宫。”
临安公主抢着说道:“对对!太子哥哥,你看那边!
坤宁宫后面新修的花园,引了活水进来,还建了暖房呢!
用的也是大玻璃窗!
冬天也能看到绿叶子!”
刘璟轻声补充道:“工部还尝试在部分宫室地下铺设了陶管,
连接锅炉房,尝试‘地暖’之法,
若能成,冬日严寒便不足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