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朝廷对他们技艺的正式认可,是赋予了他们用技艺报效国家的平台!
授职完毕,朱元璋大手一挥:
“赐宴!光禄寺,把最好的席面给朕端上来!
朕要与诸位新科匠士,同饮庆功酒!”
宴席摆在偏殿。
珍馐美味流水般呈上,宫乐悠扬。
匠士们起初拘谨,几杯御酒下肚,加上朱元璋刻意营造的轻松氛围,渐渐也放开了些。
王铁柱和李水生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如何将水车动力引入纺纱作坊;
赵巧姑则被几位好奇的宫女围着,小声讲解着织造技巧;
刘老栓捧着一碗晶莹剔透的“蜜雪冰”,
小口小口地尝着,只觉得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甜、这么凉的东西。
朱元璋端着金杯,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侧头对侍立一旁的朱标和李祺低声道:
“标儿,祺儿,你们看到了吗?这才是咱大明该有的气象!不拘一格,人尽其才!”
朱标含笑点头:“父皇圣明。
此榜一出,天下工匠,必当尽心竭力,以奇思妙想报效国家。”
李祺则看着席间那些因激动和酒精而脸色通红的匠士们,轻声道:
“皇伯伯,这才只是开始。
匠科之兴,在于持续。
需有章程,定期开科,广纳贤才;
需设‘专利’之法,保护匠人心血,使其创新无后顾之忧;
更需将‘匠学院’办起来,系统传授,薪火相传。”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重重拍了拍李祺的肩膀:
“好小子!想得长远!
此事,朕记下了!
待开春,与你标哥,还有工部、吏部,好好议个章程出来!”
宴席散后,匠士们被礼部官员引领出宫。
宫门外,早有闻讯而来的家人、同乡或同行翘首以盼。
看到自家亲人穿着崭新的官服,红光满面地出来,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爹!爹!你真当官啦?”
一个半大小子扑到刘老栓怀里,又哭又笑。
“当家的!赵掌案!您真是给咱家长脸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