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棋子落在枰上,一声脆响。
刘伯温眼底最后一丝犹豫散去,只余一片决然:
“既如此,自明日朝堂,便再无‘诚意伯’与‘韩国公’,只有为大明谋万世之臣!”
此刻,刘伯温一步踏出,青袍如松,声音不高,却似寒泉漱石,瞬间压过所有嘈杂:
“胡相此言谬矣!敢问胡相,若无公输之云梯,墨翟之守城械,宋国何以御强楚?
此乃存亡续绝之功!岂是‘小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匠人精研天地之理,造利国利民之器,其道通于天工,其心合于至诚,此非‘道’乎?
‘匠科’所取,乃明物理、通巧思、能富国强兵之才!
此乃‘重器’,乃‘根本’!岂容轻侮!”
他的目光扫过陈宁、涂节等人,
“若言纲常名教,不知轻贱为国造器、为民谋利之才,致使国弱民贫,纲常何存?名教何依?!”
李善长几乎在刘伯温话音落下的同时出班,声如洪钟,斩钉截铁:“臣附议诚意伯!太子殿下明见万里!
‘匠科’之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乃固我大明万世基业之良策!
陛下圣明烛照,早有此意,臣恳请陛下速断!”
两位开国文臣魁首骤然联手倒戈,让胡惟庸惊怒交加。
陈宁、涂节等人更是目瞪口呆,一时竟忘了反驳。
龙椅上,朱元璋将阶下百态尽收眼底,胡惟庸的惊怒,陈宁等人的失措,
李善长、刘伯温的决然,还有自己儿子朱标那挺得笔直的脊梁和眼中灼灼燃烧的光。
他缓缓抬手,整个奉天殿瞬间落针可闻。
“吵够了?”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之音,“太子所言,甚合朕心!善长、伯温,老成谋国!陈实!”
“臣在!”工部尚书扑通跪倒。
“着你工部,即刻厘定‘匠科’细则!探矿、冶炼、营造、火器、百工,皆设其目!
首试,就定在明年春闱!与文、武二科并列,昭告天下!”
朱元璋目光如炬,声音陡然拔高:
“工匠之技,乃国之筋骨,民之膏血!
谁再敢言‘奇技淫巧’、‘器用小道’——”
他猛地一拍御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