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安全使用,人命关天!”朱标神色转为凝重,
“此炉虽好,然烧煤取暖,最忌封闭空间空气不流通,易生‘闷气’,古称‘中煤毒’,顷刻毙命,危害甚巨!
《图说》之中,必须单列《安全使用须知》!
详述炉具须置于通风良好之处,陶炉上方散气孔绝不可堵塞,夜间入睡务必开窗留缝,帐篷内使用更需加倍谨慎等保命要诀!
同时,责成各地官府,在发放炉具时,必须派专人讲解演示安全事项,务必使妇孺老幼皆知利害!
若有私自改动炉具结构、堵塞散气孔、或于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者,一旦出事,官府不负其责!
此乃铁律,必须广而告之,深入人心!”
朱元璋神色也严肃起来:“标儿思虑周全!取暖事小,人命事大!
此安全须知乃重中之重!
陈实,你工部务必写得通俗易懂,让不识字的老农都能听懂!
各地官府推广时,谁敢懈怠疏忽,致百姓伤亡,朕定严惩不贷!”
“臣明白!定将安全置于首位!”陈实凛然应道。
“其四,”
“儿臣观此次蜂窝煤、排烟铁炉乃至金薯之事,皆赖巧思妙想与能工巧匠合力而成。
祺弟方才路上与儿臣言,国之强盛,根基在于农桑丰足、兵甲犀利、百姓安居,而此三者,皆离不开能工巧匠推陈出新、精进技艺。
然我朝匠户,多承祖业,技艺传承封闭,创新之力不足。”
李祺适时接口,声音清脆:“皇伯伯,标哥说得对!
您看这次,要不是陈主事手下有懂烧窑、懂和泥、懂鼓风的巧匠,光有想法也变不出蜂窝煤和炉子啊!
我就觉得,朝廷不能光盯着读书人考科举,也该给这些手艺人一条出路!
能不能……嗯,由工部牵头,面向全国召集各类匠人?
不看出身,只看手艺!
考试也特别点,别考四书五经,就考他们各自的手艺活——木匠考做榫卯,铁匠考打把好刀,泥瓦匠考砌墙又快又直,农匠考怎么种出高产庄稼……
还有像研究新炉子、新农具、甚至改进火铳火炮的法子,都可以考!
考中了,就招录进工部下属的专门衙门,给俸禄,给地方,让他们专心琢磨怎么把手艺做得更好,怎么造出更利国利民的东西!
这样,农事能增产,武器能更利,百姓生活也能更方便暖和,国家的‘力气’不就越来越大了吗?”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