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淮南之仇——这样的人存在一日,对咱们大周而言,就是一日潜在的威胁。
大周要的是长久的安稳,绝不能允许这样的隐患留存!”
“将军远见,属下佩服。”
楚昭辅拱手道,“明日我让探子重点查两件事:一是燕王在军中的嫡系将领,看能否找到突破口;二是他与南唐朝臣的矛盾,尤其是和其他皇子的嫌隙,或许能借势削弱他的势力。”
杨骏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赞许:“就按你说的办。
但切记,此事需暗中进行,绝不能与大周使臣的身份扯上关系……”
……
韩熙载夜访杨骏的消息,没过多久便由探子呈到了南唐皇帝李璟的案前。
李璟捏着密报,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抬眼看向身旁侍立的内侍,语气带着几分揣测:“韩熙载离开驿馆时,竟是一脸失落?若是如此,看来他与杨骏的会面,商议得并不愉快。”
内侍躬身回话,声音恭敬:“回陛下,探子亲眼所见,韩大人走出驿馆时,眉头紧锁,脚步匆匆,确实不像谈得顺利的模样。
只是不知,二人究竟因何起了分歧。”
“明日朝会,还宣见杨骏吗?”
内侍见李璟沉默,又轻声追问了一句。
李璟闻言,目光飘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神色愈怅然。
他刚继位时,曾率军消灭楚、闽两国,那时南唐疆土辽阔,国力鼎盛,何等意气风。
可如今,周军步步紧逼,南唐痛失江北一半国土,连议和都要看对方脸色,这般落差,让他心中满是苦涩。
他没有直接回答内侍的问题,反而轻声吟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诗句里的萧瑟与愁绪,弥漫在殿内。
李璟顿了顿,又接着吟出下阕,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戚:“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吟罢,他长长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眉心:“宣,为何不宣?明日朝会,朕倒要看看,这位大周使臣,究竟有何底气,敢让韩熙载这般失落。
也想看看,我大唐的和平,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
内侍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