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道。
大周官船正缓缓向南唐地界驶去,船帆借着江风微微舒展,船身划过水面,留下一道细长的水痕,远处江南的岸影已隐约可见。
官船舱内,此前因一路无话而略显冷清的氛围,随着冯延鲁的到来悄然改变。
他身着素色长衫,手持一把折扇,刚踏入船舱便笑着拱手,与杨骏、楚昭辅一一见礼,言语间带着几分熟稔的分寸,既不显得过分热络,也未露半分拘谨,瞬间让舱内的空气活络了不少。
杨骏抬眼看向冯延鲁,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抬手示意身旁的空位:“冯大人坐。
等到了金陵,那可是你的地盘,到时候可要好生劳烦冯大人呢!”
冯延鲁闻言朗声一笑,折扇轻摇,语气里却带着几分自嘲的分寸:“这可不敢当。
杨将军奉大周官家之命而来,是我大唐的贵客,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周的体面;不似我,不过是战败被俘的唐臣,身份处境与将军天差地别,万不敢这么说。”
杨骏听出冯延鲁话语里的谨慎,淡淡一笑,亲手端起一盏热茶递过去:“冯大人这话就见外了。
眼下咱们同乘一船赴金陵,为的都是止戈议和,说到底,都是为了让江北江南的百姓少受战乱之苦啊。”
这话刚落,一旁的李德明便笑着凑上前来,目光在冯延鲁身上转了转,语气带着几分熟稔的好奇:“杨将军说得极是!
天下百姓都盼着太平,议和本就是顺天应人的事。
对了,冯大人,在下早年在金陵听闻过‘南冯北和’的说法,其中‘北和’是大周的和凝大人,那‘南冯’,想必就是您的兄长冯延巳大人吧?”
冯延鲁握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指腹在瓷杯边缘轻轻摩挲片刻,随即抬眼坦然点头,语气平和得听不出波澜:“李大人消息灵通,‘南冯’确是家兄。
不过这称呼是早年民间随口说的,当不得真。”
他话锋一转,目光转向杨骏,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语气里添了几分赞许:“倒是李大人或许没听说,如今这说法早变了——不是‘南冯北和’,而是‘南冯北和中杨’。
咱们这位杨将军可不只是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平日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是样样拿得出手,我曾去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