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使南唐(2 / 3)

十国风华 洱月 1164 字 1天前

:“既然官家对臣推心置腹,臣便不敢藏私,斗胆说句肺腑之言——从长远战局看,若能一鼓作气拿下江北十四州,将长江天险握在手中,自然是一劳永逸的上策,往后再取江南,便如探囊取物。”

他话锋一转,指尖轻轻点了点案上散落的军情奏报,语气多了几分审慎:“可眼下的情况,却容不得咱们一味冒进。

将士们从年初打到如今,连着经历滁州、六合、扬州数场恶战,早已疲惫不堪;寿春仍在南唐手中,硬攻恐要付出惨重代价;更重要的是,粮草转运因连日梅雨受阻,涡口粮仓的存粮只够支撑两月——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困境。”

“再者……”

杨骏抬眼看向郭荣,目光锐利道:“南唐虽屡战屡败,却仍有根基——李景达尚有残部在江南集结,金陵城内还有数万禁军,若咱们逼得太急,真把他们逼到‘狗急跳墙’的地步,拼尽全力与咱们周旋,反而会让战事陷入胶着,得不偿失。”

郭荣静静听着,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神色渐渐凝重:“你说的这些,朕也有所察觉。

那依你之见,这和谈与战事,该如何拿捏?”

“主动权在咱们手中,便是最大的底气。”

杨骏语气笃定道:“谈,不是真的罢兵,而是以谈为饵;打,也不是盲目强攻,而是以打促谈。

战场上的胜负,决定了谈判桌上的筹码——如今咱们刚赢了扬州、六合,正是气势最盛的时候,南唐主动求和,本就是怕了咱们。

不如就顺着他们的意,派使臣去南唐走一遭,一来能争取些时间,让将士休整、粮草补给;二来也能探探南唐的虚实,看看他们究竟还有多少底气;三来还能借着和谈的名头,让南唐放松戒备,等咱们准备妥当,再寻机起总攻,那时拿下江北十四州,便会容易得多。”

郭荣对于杨骏这番话点了点头:“谈也不是不能谈,去帝号、称臣是必须的,此前答应的六州之地与岁贡也不能少,若南唐想借和谈拖延时间,咱们便以‘诚意不足’为由中断谈判,再用战场上的胜利逼他们让步。

总之,节奏要由咱们来带,绝不能被南唐牵着鼻子走。”

“官家说的极是,下臣正是这个意思。”

郭荣望着杨骏,眼中闪过一丝深思,语不惊人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