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只待有缘人(1 / 3)

十国风华 洱月 1168 字 19小时前

初读时,二人还带着几分“欲辨优劣”

的心思,可越往下看,神色便越凝重——“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开篇即显天地壮阔,“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两句将北国山河的雄浑尽收笔底,“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更是把静态的山川写得灵动勃,最后“红装素裹”

的想象,又为凛冽寒冬添了几分鲜活亮色。

这般气魄,绝非寻常文人能及。

马延鲁指尖轻轻划过字画边缘,低声感叹:“难怪两年间无人能续——这般意境,这般气魄,稍有不慎便会显得局促,哪里是轻易能接得住的?”

孟宾于也收起了最初的轻慢,望着词句久久不语,半晌才转头对杨骏拱手:“杨大人这阕词,当真是‘笔落惊风雨’。

孟某今日得见,才算明白为何北地士子对其念念不忘。”

杨骏听孟宾于这般夸赞,当即朗声一笑,语气里满是坦荡:“哈哈,孟相公谬赞了!

当年不过是酒后兴起,借着几分醉意随手写就,字句间未加过多打磨,算不得什么精心雕琢的佳作,倒是让二位见笑了!”

“杨相公这话,可真是折煞天下文人了!”

孟宾于连忙摆手,眼中满是真切的敬佩,“若是这般气魄的词句都算‘随意而作’,那我等苦心推敲的诗文,岂不成了贻笑大方的俗笔?况且这阕词悬于樊楼两年,满京城才俊皆想续作,却无一人能接住这份雄浑意境——今日恰逢杨相公诗兴正浓,又有陛下与众人在此见证,正是续写下阕的好时机,不知杨相公是否愿意成全,让我等一饱耳福?”

他话音刚落,周围的士子们便纷纷附和,连掌柜都跟着凑趣:“是啊杨相公!

今日可是难得的好日子,您就续上这半阙,也让咱们樊楼的‘第一名作’凑个完整,往后传出去,也是一段文坛佳话!”

杨骏立于窗边,目光掠过暮色中的汴河与远处朦胧的城郭,指尖停在窗棂上,略一思索后,轻轻叹了口气,转过身对众人拱手道:“不瞒诸位,这《沁园春雪》的下阕,我这两年并非未曾琢磨,只是至今仍未想出全然合意的词句。

况且先前偶得的几句,字句间涉及时局江山,难免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