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樊楼之名(1 / 3)

十国风华 洱月 1140 字 18小时前

王朴顺着郭荣的目光看向人群,指尖轻轻捻着胡须,笑着补充:“陛下说得是。

往日朝堂议政,多听的是官员奏报,今日亲见百姓围着图纸盘算、对着地块议论,才知这扩城之事真正落到了他们心坎里。

杨大人方才那句‘不分身份高低’,可是说到了百姓心坎上——寻常人家也能买地盖房,这才是‘以民为本’的道理。”

杨骏站在一旁,听着二人的话,心中更添底气,轻声道:“臣也是想着,扩城若只让世家、富商得利,百姓依旧住草棚、挤窄巷,那便失了初衷。

此次售地特意放开资格,就是想让更多人能沾上新城的光。”

郭荣顺着杨骏的话点点头,目光却未离开人群散去后空出的公示区,眉头微蹙,忽然想起关键一茬,转头问道:“方才你在高台上说,商业区商铺须建两层及以上,居民区必用砖瓦建房,这规矩定得周全——既让新城区看着整齐规整,又能从根本上减少火灾隐患,是长远之计。

但朕倒有个顾虑:百姓买了地要建房,砖瓦、木料这些建材的供应能跟得上吗?开封府周边的窑厂、木坊产能有限,若是大家扎堆开工,万一建材断了档,地买了却迟迟建不起房,反倒会误了外扩工程的工期,还容易惹得百姓不满。”

这番话问得细致,显然郭荣不仅关注规划大局,更把百姓建房的实际难处放在了心上。

杨骏闻言,心中暗自佩服陛下的周全,随即躬身回道:“陛下顾虑的正是臣此前反复琢磨的事。

臣这里已有应对之法:此次批推出的优质地块,比如商业区临街的旺铺、居民区靠近河道的好地,主要面向有实力的商贾人家——他们家底厚、人脉广,不仅能快缴清购地钱款,还能凭借自身资源提前联系窑厂、木坊预订建材,甚至有不少商贾自家就有经营建材的生意,开工建房绝不会受限于物料短缺。”

他顿了顿,又进一步解释:“等这批商贾把商铺、宅院建好,一来朝廷能快回笼大笔资金,可用于后续外城基础设施建设;二来这些建好的房屋,一部分可由商贾自营,另一部分他们若想转手售卖或出租,也能给那些资金有限、暂时无力自建的百姓提供现成住处。

如此一来,既不用急着让所有百姓同时扎堆建房,避开了建材供应的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