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斤。”
铁臂张疼得面部扭曲,嘴角不自主地抽搐,但他脖子一梗,眼中闪过不屈的光芒:“加三十斤也无妨!
咱誓要比那侍卫司看笑话的一干软脚虾更强!”
……
日复一日,训练未曾间断,这样的画面如同烙印,时刻在每一寸土地上重复上演。
转眼已至十月之初,郭荣亲身莅临此地,亲眼见证这一幕幕。
望着眼前这些训练有素、英姿飒爽的将士,郭荣不由自主地轻声赞叹:“真乃精锐之师!
初时,吾还以为骏哥儿仅是文人出身,未曾想今日一见,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杨骏的目光落在那下方,赵匡胤正以一手长拳与盘龙棍施展得风生水起,虎虎生威,他立即应声附和道:“陛下,这一切皆因您指挥若定,运筹帷幄。
再者,赵将军在训练兵士一事上亦是倾尽全力,不辞辛劳,故而才能有今日这番令人瞩目的成效啊!”
郭荣闻言,不禁放声大笑,豪迈地抬手拍了拍杨骏的肩头,笑道:“你这机灵的小子,倒是懂得将功劳往外推!
朕心里跟明镜似的,那些训练士卒的奇思妙想,还有为新甲费尽心思的改良,哪一样不是你的杰作?”
他的目光悠然转向校场,只见周武正率领着一队骑兵,在广阔的场地上演练着“左旋右旋阵”
。
马蹄声如战鼓轰鸣,阵阵踏地之声宛若惊雷,阵列变换之间,竟是分毫不差,无一士卒踏错步伐。
郭荣见状,心中的欣慰之情愈浓厚,不禁慨叹道:“朕原本打算用三年的时间,磨砺出一支精锐之师。
如今看来,只怕一年便足以成就此事了!”
杨骏顺势微弯身躯,语带谦逊道:“陛下明鉴,士兵们的体魄固然已如铁石般坚韧,然而,尚欠缺实战的磨砺,犹如潞州出产的焦炭,虽历经烈焰焚烧,却唯有真正置于熔炉深处,方能验证其是否能持久不摧。”
郭荣闻言,轻轻抬手,打断了他的言辞,眼神中透露出一抹不容置疑的决断:“此事暂且搁置一旁。
你可还记得,朕先前对你所言?本月,朕已颁布诏令,广纳天下英豪,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届时,朕将亲临现场,逐一审视,挑选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