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分一杯羹(2 / 3)

十国风华 洱月 1185 字 1天前

p>

杨骏见状,取过一碗水,往黄土与煤粉的混合物里加了些:“水不能多,能捏成团不散就行;黄土比例要占三成,既是黏合剂,也能让火苗更稳。”

……

三日后,第一块蜂窝煤在匠坊的泥地上诞生了。

圆柱形的煤饼上整整齐齐排列着十二个通孔,像一只小巧的蜂巢。

杨骏将它放进新砌的煤炉里,引燃后,蓝色的火苗顺着通孔往上蹿,果然比原煤燃烧得更旺,烟却淡了许多。

“妙啊!”

李筠恰好走进来,见炉上的水壶很快便冒出了热气,不禁抚掌,“这火苗聚在一处,比散烧原煤省了一半的量!”

杨骏指着炉底的风门:“节帅您看,这炉箅子下有个活动挡板,拉开能进风助燃,关上能焖火过夜。

寻常百姓家晚上压上一块,晨起添些新煤,炉膛还是热的,煮茶做饭都方便。”

正谈笑间,郭荣携着李谷缓缓步入,脸上洋溢着爽朗的笑容,朗声道:“骏哥儿,你这藏私的毛病可真得改改!

如此妙物,怎生私藏?若非我今日恰好路经李节帅府邸,险些就错过了这番惊喜呢!”

杨骏闻言连忙躬身行礼,脸上带着几分窘迫的笑意:“陛下恕罪,此物尚在试做阶段,粗陋得很,原想打磨得妥帖些再呈给陛下。”

郭荣已径直走到煤炉旁,弯腰细看那跳动的蓝火苗,鼻尖凑到炉口轻嗅,随即笑道:“烟味果然淡了许多,比宫里头烧的银丝炭还要清爽些。”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炉壁,那份温暖恰如其分,既不灼人也不冷淡,“此炉设计之精巧,实属难得,寻常巷陌的人家,用起来自是得心应手,倍感亲切。”

李谷捻着胡须,目光落在蜂窝煤的十二孔上:“十二孔均匀分布,引风助燃,既省煤又旺火,杨学士这心思,真是用到了实处。”

他缓缓转身,面向郭荣,语调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庄重到:“陛下,试想,若这蜂窝煤能在昭义五州遍地开花,其一,可大幅减轻伐木之苦,让太行山的葱郁林木得以安然无恙;其二,冬日里,百姓取暖、烹饪皆得便利,此等善举,无疑是民生之大喜,福祉所系。”

“益处远不止于此。”

郭荣挺直腰板,目光如炬,掠过匠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