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密报置于案头,语气平和却透露出不容小觑的威严:“可是为那王峻的事情?”
“父皇洞若观火,孩儿任何心思皆难逃您的法眼。
王峻此人,近来愈显得骄横无度,若此不加遏制的话,恐怕……”
郭威的眉宇间不经意间掠过一抹淡淡的怀旧之色,轻叹一声道:“唉,遥想当年,新朝初立时,王相满怀敬意地呈上了唐朝张蕴古的《大宝箴》与谢偃的《惟皇诫德赋》两幅瑰宝。
朕长年累月沉浸于军旅生涯,虽对兵法战策研习颇深,却无暇顾及儒家典籍的浩瀚智慧。
待到登基为帝,方深切体会到治理天下的不易,自知见识阅历尚显浅薄。
王相彼时洞察秋毫,正是鉴于此,才慷慨进献此二图,意在指引朕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基石,让朕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义,以及身为帝王应有的风范与智慧。
相比之下珠宝何足珍贵!
只是可惜,这才过了多久,我以他进献之物做镜子,时常反省自己,他反倒没有反省的镜子了!”
郭荣自然心知肚明,王峻在大周王朝建立之初,立下的是何等赫赫战功。
正因如此,每当郭威面对王峻之时,心中总是权衡再三,犹豫不决。
在郭威眼中,王峻虽有诸多不当之处,但细细想来,其罪似乎尚未至死。
若贸然对其下手,只怕会寒了那些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们的心。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乱世烽烟之中,一旦让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生出“兔死狐悲”
之感,那后果之严重,实难预料!
“父皇说得极是,此番王相在卫州的所作所为,倒是让儿臣有些吃惊,我本以为……”
还没等到郭荣把话说完,郭威就打断话道:“你是不是想说,就杨骏的所作所为,王峻可以先斩后奏也不为过,没想到最后不但没有,反而委以重任,你又对他另眼相待了?”
郭荣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父皇所言极是,孩儿正是这么想的!”
郭威闻言,不禁朗声大笑,眼中闪烁着几分戏谑之光,道:“你呀,只窥见了冰山一角,未曾深究其中奥秘。
其一,杨骏此人,确是才华横溢,非池中之物。
黄河凌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