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自费游客按照既定路线走去。游客们一边走,一边兴奋地交谈著,他们的声音通过太空衣內的通讯设备在空气中迴荡。俞舟山师生三人则跟著林震宇走向广寒基地生活区,智慧机器人2號早已等候多时了。2號身形小巧却线条流畅,金属外壳在灯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泽,它的眼睛部位闪烁著蓝色的光芒,仿佛在向眾人传达著友好的信息。林震宇给三人介绍了2號,简单交代了几句后,便转身返回月隼號进行接下来的工作。
2號带著俞舟山师生三人先到生活区安排住宿。生活区的布置温馨而舒適,虽然空间有限,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墙壁上贴著淡蓝色的壁纸,营造出一种寧静的氛围。床铺柔软而富有弹性,桌椅摆放整齐,旁边还配备了小型的衣柜和书桌。2號为他们打开各自房间的门,用那略带机械感却又不失亲切的声音说道:“这里就是你们在月球期间的住所,希望你们能住得习惯。”三人走进房间,轻轻放下行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跟著2號去办理通行证。通行证办理过程十分便捷,2號熟练地操作著设备,各种指示灯闪烁不停,很快便將三张通行证交到他们手中,同时叮嘱道:“这通行证能让你们在基地特定区域自由通行,一定要保管好。”
办好通行证后,2號又带他们来到一个类似蔬菜大棚的巨大建筑物內。建筑物內灯光通明,明亮而不刺眼,各种先进的设备有序摆放,闪烁著科技的光芒。巨大的培养槽整齐排列,里面装满了特殊的营养液,在灯光的映照下泛著微微的蓝光。精密的监测仪器实时显示著各项数据,风扇轻轻转动,保持著空气的流通。2號对他们说:“俞教授,这里就是你们工作的地方,以后有什么需求可以联繫我。”“好的,谢谢你。”俞舟山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与坚定。他环顾四周,心中已经开始构思著农场的初步规划,仿佛看到了未来这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时,地球华国正是晚上时间。7名自费的游客在参观了广寒和天河两个基地后,意犹未尽地回到广寒基地生活区。在大食堂用餐时,他们碰到了俞舟山师生三人,便兴致勃勃地对他们说起所见到的景色。一位游客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说道:“那天河基地的科研设备太先进了,我从来没见过那么精密的仪器,每一个部件都像是艺术品,感觉像是走进了未来世界。”另一位游客也附和道,眼中满是惊嘆:“广寒基地的核聚变发电站更是壮观,巨大的设备在稳定地运行著,很难想像人类能在月球上建立如此强大的能源设施,这简直是奇蹟。”
原先基地常驻的程昭明三人也来到食堂,脸上带著热情的笑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程昭明笑著说:“欢迎大家来到月球基地,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著各自的见闻和感受,食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远离地球的月球上,不同身份的人们因为这次奇妙的旅程而相聚,共同感受著宇宙探索带来的喜悦与震撼。
用餐完毕,各人回到自己房间休息。第二天清晨,柔和的灯光模擬著地球的日出,逐渐明亮起来,仿佛温柔的双手轻轻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7名游客再次搭乘月隼號返回地球,他们带著满满的回忆和对月球的不舍,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归途。透过舷窗,他们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神秘的土地,心中充满了眷恋。
俞舟山师生三人则精神饱满地开始了在月球上的工作。他们首先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从培养槽的密封性到监测仪器的准確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宋青云认真记录著设备的参数,每一个数字都记录得工工整整,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这些数字承载著未来的希望。王锐则在一旁协助俞舟山教授调试仪器,他小心翼翼地操作著各种按钮,仔细观察著仪器的反应。他们深知,接下来